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講:羅馬書(一)

研讀《聖經》最好的方法就是一卷一卷地仔細研讀,如果可以的話,就一口氣讀完一卷書,或者至少在幾天之內把它讀完,反正就是把整卷書一口氣都讀完。 《聖經》是以一卷一卷的書作為單位的,各卷書的內容都各不相同,我們目前在談的是書信。書信只出現在新約聖經裡面,舊約的聖經裡面沒有書信,而且大多數的書信是保羅寫的。 古時候傳送書信十分昂貴,而且過程艱難。但是考古學家挖掘出許多書信,那個年代出土的書信,多達一萬四千封之多。這些書信和聖經中的書信比較之下,你會發現很有意思,當時書信的長度,差不多是從18個字到209個字不等,可以說算是很短的,可是呢?信差要跋涉幾百哩的路,所以信件當然是越輕越好攜帶。不過,保羅的書信卻是長多了。古時候有一兩封長信,像是西賽羅有一封信多達2500個字,那是他寫過最長的一封信。塞尼加有一封信是4000多個字,創下了紀錄,僅次於保羅寫給羅馬人的書信。《羅馬書》有7000多個字,這是古時候最長的一封書信,所以這封信,實在是很特別。 保羅的書信長度,平均是1300個字,但是《羅馬書》長達7000個字,我們要分兩次來談這卷書信。我的目的是要給你們一把鑰匙,讓你們自己可以去把這個百寶箱開啟,而不是直接教導、像用湯匙餵你們吃飯。我要給你鑰匙,讓你能夠自己好好地仔細研讀,並且要了解作者的用意。各位,你們可以理解嗎? 好,我們現在開始。這封書信有幾個不尋常的地方:第一是開頭的問候語很長。開頭的問候語很長,但是結尾的問候語卻更長,一整章都是問候語。各位知道嗎?花這麼長的篇幅轉達朋友之間的問候,這種作為實在是很不尋常,保羅為什麼這麼做呢?而且這封書信著重在教導,而不是在閒聊一些家常的事情,所以這是一封教導的書信,甚至超越了教導,因為保羅不斷在辯論。這有點像是在對話一樣,不斷地引述詰問者的反對意見,然後再提出回答。“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嗎?斷乎不可。”“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嗎?斷乎不可。”這像是在對話一樣。所以這封書信的目的是什麼?這封書信跟保羅其它所寫的書信不同的一點是,他寫信的物件是他沒有拜訪過的教會,這不是他建立的教會,所以沒有私人的交情。保羅他一向非常忠心地去看顧他建立的教會,他不會去幹涉其它教會的事工,那麼他怎麼會去寫一卷最長的書信,給一間不是自己建立、而且也沒有拜訪過的教會呢?難怪他在信上有一長串的問候語,因為要跟對方套交情,提到很多對方認識的人。寫信給不認識的人的時候,總要提一下彼此共同認識的朋友。像是我每次跟非基督徒說我是一個牧師的時候。他們總會攀親帶故地說:我的某某遠親,他也是一個基督徒,在什麼教會聚會。保羅在《羅馬書》最後一章,好像也有這個意味。我們來看一看,他跟寫信的對方沒有私人的交情,但是呢,我們在信上可以明顯地看出,他很想跟對方拉近距離,他渴望去拜訪他們,去認識他們,同時也讓他們認識他。為什麼他渴望這麼做呢?他說他想去拜訪他們,保羅說我希望能夠去拜訪你們。他為什麼不等人到那兒再說呢?為什麼要先寫這封長信?難道不怕對方反感嗎?保羅其實有他的用意,這封書信比其它書信要冷靜,《加拉太書》充滿了熱情,但是《羅馬書》就很冷靜,十分地理性。我說過,這像是一篇教導,其中有一兩個地方稍微熱情一點,但是整體而言,這是一封很冷靜的書信,跟其它的書信顯然大不相同,其中完全沒有提到危機,也沒有什麼爭議,不需要他提出糾正。有人說這封書信嗅不出任何火藥味,保羅的書信大多都有火藥味,但是《羅馬書》毫無火藥味。他為什麼寫這封信呢?是他想要傳閱的一封普通書信嗎?還是一篇講道?或者是福音的單張呢?他為什麼要特別提到羅馬呢?這些是我們要解答的問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