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問周杰道:“怎麼樣?”
周杰道:“果然是嫁接了的人好,長得高不說,還帶點甜味,只可惜後面沒時間甘蔗也不夠了,種的都是從溪邊挖來的蘆竹。”
林海道:“豬雞夠吃嗎?有什麼困難沒有?”
周杰道:“夠吃,還有多的,困難就是這蘆竹費水,天旱每次都提水麻煩。”
林海道:“不是有繩索絞盤麼?”
周杰“啊耶”一聲,道:“我糊塗啊!”
又去看豬雞,一筐筐的桃子餵豬,發散著一股爛味。林海道:“這麼早桃子就爛了?”
周杰道:“有些長蟲子了,有些是早熟落枝的,這沒多少的。”
林海道:“收起來洗乾淨,拿罈子裝了,加些酒麴,用泥巴封口。”
周杰找了三嬸一干婦女開始幹起來,林海問道:“週三嬸,那個養得怎麼樣了?”
週三嬸笑道:“很好,只待秋後就可以賣錢了。”
林海笑道:“好!有錢了到年底給你一個大大的紅包!”
週三嬸道:“還是小郎會想法子,看這雞鴨養得多肥,不怎麼說你這個年紀就當我們縣尊了,聰慧不說,還這般跟我這婆子和氣的說話,哈哈!”
巡視無異常,林海又往竹林李家莊回,約好八月初一開學,再回老縣城,老縣衙已經修好,大堂後堂具已經隔開,前面男生,後面女生,凳子都有了,中堂做了教務室。還做了廚房廁所和寢室,只是寢室裡床架子沒完工。林海對木匠道:“不急,現在天氣炎熱,先向百姓們租些竹床,床架子做好後還他們。”
又看城牆,已經炸塌了,只是沒做起來,東溪河岸已經重新做好。
林海對魯機鋒道:“這舊縣城東溪上游也可以挖個水庫,同這東溪相同啊!”
同行吳縣丞林都頭等人驚道:“如有歹人也懂那火藥炸水庫,這縣城不是又要被水淹?這個怕不行的!”
林海笑道:“《過秦論》怎麼說,函谷關還在秦朝已經滅亡了,長城擋住了那些遊牧之人嗎?我們自己加強武備,哪個歹人敢來?”
林都頭還待再說,被吳縣丞拉住了。
有些遠地方的人早幾天把孩子送來,蘇紳都登記了,到了八月初一大早,天氣炎熱也擋不住大夥兒看熱鬧,大群的人在老衙門口聚集,那門頭已經變成“永春學堂”四字,落款“林滂”。李文秀帶了學生慢慢都進去了,人們圍著都沒走,袁老闆道:“大人講幾句話吧!”
林海只得對人群喊道:“諸位父老鄉親,咱們這學堂初創,萬事開頭難,有些地方還沒弄好,不盡如人意,以後會慢慢改善的,古人說的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嘛,不怕它簡陋,架子搭起來了就會慢慢發展的,以後還可能蓋書院,大家不要擔心,回去吧!這住得近的今晚就可以見著孩子了,遠些住這裡的一定會吃得好喝得好的,半個月就可以見面不是,大家回去吧!”
人們本想往學堂裡面去看看,林朱二位都頭全身披掛站立,沒人敢往裡擠。
人群慢慢散去,二位都頭也換了兩個持槍鄉兵,林海叫了聲“嚴莊主!”
嚴玉林便留了下來。
留下來還有個女的,抱了個小孩子,見林海和嚴玉林說話,便跑過來對林海磕頭,林海道:“你是誰?有事麼?”
那婦人道:“大人可憐,我是達埔村的,可憐這孩子,剛出生父親便死了,留了幾畝薄田我母子度日,可這孩子體弱,兩歲多才會走路,帶他去種地得揹著才行,走不了長路,小婦人一邊種地一邊帶他十分辛苦,只差幾個月這孩子便四歲,這學堂不收,小婦人種地已是疲敝,想大人開恩,把這孩子收了,別看他體弱,卻也聰明聽話,求大人開恩。”一邊說一邊流淚。
林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