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無疑是勇者,他流亡期間多次遇險,大無畏地面對。前495年,孔子由衛國前往陳國途中經過匡邑,受到不明真相的當地人的圍困,弟子們很著急,孔子說:上天還沒有使斯文淪喪,匡人能把我怎麼樣呢(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三年後,孔子途徑宋國,司馬桓頹想加害於孔子,弟子們催老師快離開,孔子說:天生德於我,桓頹能把我怎麼樣呢?
古言古服的孔子,仁智勇三位一體。穿中山裝的孫文,仁智勇三位一體,此君為了驅逐韃虜,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是勇,壽終正寢是智,建立民國是仁。穿西裝的羅斯福,仁智勇三位一體。與倭寇、德國、義大利三線作戰是大勇;指點太平洋艦隊對付倭寇的倭風自殺飛機,你討厭黃蜂亂蜇,就應該滅了它的蜂巢,大智;力挺租借法案實施,幫助各國抗擊邪惡軸心是大仁,記不得哪本書描寫羅斯福在盟國會議上,象個慈祥的大叔,是啊,山姆大叔又不是我親爸,我竟然就這麼感激他,沒有他,我們都被倭寇圈進去了,仿照論語該這樣說:“微羅斯,吾其哈伊死啦的。”
14、先禮後兵的戰
子之所慎:齋、戰、疾。()
作戰事關國家安排、人民生死,所以要取慎重態度,後人說一將功成萬骨枯。範圍上不能打內戰,魯國權臣季氏要*附庸國顓臾,孔子強烈反對,說既來之,則安之,大動干戈於邦內是缺德,會禍起蕭牆,會導致國家分崩離析(,前面的成語出自該章)。程式上要合法,“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否則是軍閥行為。外交上要師出有名,就是要有正義之名,出正義之師,打正義之仗。孟子說春秋無義戰,不是從程式上評論的。
孔子是主張先禮後兵的,即首先要教化民眾,然後才能談到打仗。孔子說:“用未經訓練的民眾去作戰,這叫做拋棄他們。”(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那是,當炮灰嘛,怎麼算得上愛惜民眾呢,比如慈禧太后慫恿義和團進攻八國聯軍。對士兵負責的做法,是要讓善人教育民眾七年才可以派他們上戰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戴綠帽子的衛靈公(他的夫人南子*,見第33章《約之以禮的色》),是不懂孔子那套理論的,貿然向孔子詢問軍陣知識,這本不是孔子的強項,而且失禮,孔子說:“禮儀方面的事,我就曾經聽說過;軍旅方面的事,我沒有學過。”次日就灰溜溜地離開了衛國。(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也有可能是衛靈公繞彎子下逐客令。
齊國國君簡公被臣屬陳成子謀害了,孔子請求魯哀公*陳恆的弒君之罪(),如果魯哀公同意,那得提交聯合國大會討論,以天子的名義授權之後才能動武,如果不能取得多數國家的支援,也許只好聯合晉國或者楚國,以聯軍的名義殺將過去。不過這次魯哀公沒有同意,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三桓建議不要干涉別國內政。
似乎魯國是熱愛和平之邦,不願意興師動武。大夫臧孫紇因受到他人陷害,打算出奔他國,在離去之前,回到自己的封地,要求魯國為他確立封爵繼承人,擺出了一副若要求得不到滿足,就要據封地進行反抗的架勢,他的請求因此得到了准許,避免了一場戰爭(見《左傳》)。孔子認為,這種行為實際上是要挾國君(臧武仲以防求為後於魯,雖曰不要,吾不信也),但國內的事情,既能和平解決,又不違反原則,魯國執政者至少還是從善如流。孔子也說過臧孫紇是智者(若臧武仲之知),而且從臧孫紇死後的諡號“武”來看,國君對他評價很好,武是剛強直理、克定禍亂的意思(《史記正義&;#8226;諡法解》)。
在我看來,臧武仲為了後代而下一招險棋,可敬;而不是“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戰的表現是動干戈,死傷無數,戰爭的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