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的代表、沒有任何階層可以派出能為本身利益辯護的代表,所以議員們在修定法律考慮問題時都把選民置於黨派階層之上,總是從為全國和全國人民著想的角度發言。這等於是相對統一了觀點,消除了從部分利益出發的紛爭。
人民選出代表去參與國政,是因為他們對這位代表的長處有非常清楚的認識。議員是國家的立法者,相信他會衷心地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所以,每個代表積極討論和提出議案,因為只有他在議會中顯示出自己的能力,才可能謀得一好工作,才可能得到選民的繼續支援。因此,議員是一有機會就發言;在限制他的發言時間時,也要力爭在簡短的發言中就一切國家大事提出質詢,並在陳述當中加上人民所抱怨的一些不平;在他不能長篇大論的時候,就抓緊時間將所有的問題言簡意賅地講出來,提出他與其選民對問題的卓越而完整的見解。
而所謂的集體負責制,大多會演變成兩種形式:一是形成一種人人無壓力人人無動力,利益爭相有份,責任推諉扯皮,積弊置若罔聞,工作聊以塞責的苟且偷安制。二是演變成一種名義是集體負責但出過錯卻無法追究的實際個人總裁制。這種制度的固有弊端在於:動搖本人權勢地位的決定因素不是其處理事物的能力以及成績的好壞,而是在於其與上下左右的各種人際關係。所以,在這種體制下,幹部的精力不是全身心的投入於工作,而是大部份消耗於各種關係的構建,消耗於權勢遊戲中的明爭暗鬥。這種現象,不是幹部的素質使然,而是體制造成的其勢必然!如此這般,想要把人民託付的事辦好,豈不是緣木求魚!
為什麼我們不敢光明正大的去實行可進行有效監督的民選總裁制?卻羞答答用猶抱瑟琶半遮面的扭捏去實行變向總裁制或實際的推委扯皮製。名正方能言順,名副其實方能脈絡分明,脈絡分明方能責有倏歸,責有倏歸方能正本清源,正本清源方能長治久安。
當然,如果上面說的元首總裁制,其監督控制設施若不能進行有效的運作,統治者的腐敗和被統治者的無權,早晚也會使人民感到厭倦,那時,不是創造出更切實可行的制度,便是又匍伏於另一個獨夫腳下。
其次,親而譽之;
【註釋】其次:比這次一等的。
比這次一等的,不能以無為治事,無言為教,而以仁義治之,因此人民愛戴而且讚譽他。
範應元說:〃其次之君,漸不及古,仁義既彰,民雖親愛而稱美之,然樸自此散,不知相忘於道德也。〃
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註釋】再次一等的,人民畏懼他;更次一等的,人民輕侮他。誠信不足,才使得人民不信任。王弼說:〃其次,不復能以恩仁令物,而賴威權,故曰畏之。再其次,不能法以正齊民,而以智治國,下知避之,其令不從,故曰侮之也。御體失性,則疾病生;輔物失真,則疵釁作。信不足焉,則有不信,此自然之道也。〃 範應元說:〃大樸既散,人偽日生。又其次之君,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雖畏之而亦侮之也。蘇曰:'以政齊民,民非不畏也,然力之所不及,則侮之矣。'故上之誠信不足,則下亦有不誠信者矣。”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註釋】悠兮:悠閒的樣子。貴言:不輕易發號施令。
聖人則天行化,營造了質樸的社會大環境,任由百姓自作自息而不妄加干涉,百姓被其澤而不覺,以致有了成就,百姓認為這是由於自身的行為的〃自然〃之功。論衡引擊壤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何有於我哉!〃
【漫談】希臘哲學三傑是蘇格拉底、柏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