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8章 地球政府十三 4號文明毀滅史(二)

“這個過程很有意思,所以我想把那個過程的畫面播放給兩位。”楊洄說著,將畫面從投影裝置播放了出來。

“一天深夜,這位科學家收到了,他的一位學生髮給他的一個連結。說是最新的對話軟體---智匯60的內測網址,無論如何,讓他開啟試一試。作為一名研究人工智慧的科學家,他自然知道這款已經嵌入各大搜尋引擎的對話軟體。它是由當時最大的軟體集團資助的,一個獨立團隊研究出來的,主要用於幫助檢索人快速得到他們想要知識內容。這個軟體基於大規模的網路資料庫,不斷收集和整理人類對於各種問題的答案,同時,透過人類對於答案的反饋修正自己回覆結果。經過不斷升級迭代,從40時代起,它就可以偶爾透過圖靈測試了。”楊洄對著畫面向兩人解釋著當時的情景。

“到了50時代,它的功能擴充套件到基於人類給出的條件,進行部分創作。例如:畫一幅畫,作一首詩,寫一部小說,它甚至可以透過某些執業的資格考試以及撰寫一些專業的論文。此時,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他們自己已經分辨不出,在網路一端與自己進行對話的,究竟是人還是一款對話機器人?這說明,這個軟體,已經可以完全達到了圖靈測試的合格標準了。這在當時的人類之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和爭議。而正是這些爭議,才促使這位科學家提起的預案,獲得了各國全民議會的支援,從建立起了由他負責這套防禦系統。”

“我前面已經提到了,這位科學家是天目會組織的成員,同時也在進行著人工智慧的研究。他雖然按照諾姆人的指引,對人工智慧建立了一套保險機制。但他本人,卻對50時代的智匯不屑一顧。雖然這個軟體當時已經可以應對大多數人,讓這些人誤以為自己面對的是一個人類。但是,在這位科學家面前,它卻能很快被找到破綻,從而被識別出來。”

“比如:它雖然能夠根據人們提出的條件,創作出一幅畫,這幅畫也的確是它的原創。但這幅畫總是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並沒有人們所認為的那種‘靈性’在裡面。而且,透過對比,也總能夠在這些‘作品’裡,找到某些人類創作出的畫作的元素。說到底,它只在進行模仿。”

“對於那些透過的考試和寫作的論文,這個軟體的表現,就像一位勤奮卻沒有天賦的學生,雖然可以被評審者判定為及格,但也無法取得較高的分數。這也說明,這個軟體,也只是透過整理大量人類已有的知識,透過匹配得出的結果,並沒有產生真正的自我認知。”

“當這位科學家,在深夜裡接到學生髮過來的新版本的連結時,並沒有太過驚訝。他以為,這個版本無非是像以前一樣,只是在一些邏輯上進行了微調,並對資料庫再次進行了擴充套件而已。於是,他便像往常一樣,準備了幾個常見的悖論,想透過這些邏輯上的陷阱,對這個60版本進行一下檢測,以再次確認自己的判斷。”

“如果你是一個理髮師,你有一個工作原則,那就是你只給自己不刮鬍子的人刮鬍子。有一天,你發現自己的鬍子太長了需要刮掉,而你又是這裡唯一可以刮鬍子的人,那麼,你會不會給自己刮鬍子呢?”

科學家的第一個問題提出來了,這個問題叫做“理髮師悖論”,如果回答為“是”,那麼他就是會給自己刮鬍子的人,也就違反了自己的原則;如果回答是“不”,那麼,他自己就是那個不給自己刮鬍子的人,他就要遵守自己的工作原則。以前版本的智匯,對於這個問題的表現得相當糟糕,不是陷入了長時間的思考,就是找出一堆亂七八糟答案,企圖矇混過關。一個拙劣的人工智慧本性,就這樣在這位科學麵前顯露無疑。”

“您的假設沒有意義,我只是一個人工智慧而已,不會長鬍子。”對話方塊中的答案很快就顯示了出來。

“哼哼,如果回答不上來,就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