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將是兵之魂,清軍見主將犧牲,失去指揮乃大亂。聯軍乘機兵分兩路反攻。偏在這時,天津有一名叫鄭殿芳的到海光寺聯軍指揮部向日海軍艦隊司令永峰告密道:“天津南城年久失修,其塌陷處乃最近方以麻袋裝泥,將其堵塞。”永峰大喜乃令部將山田一郎“賞銀十兩,令其自去。”山田一郎對永峰說道:“此等貪利無德,背祖叛國之徒留之何益。”話音剛落,即拔出所佩軍刀將其一揮兩段。復令兵士將屍體拖出。永峰怒對山田一郎道:“你的好的軍人不是,一個好的軍人,不光會打仗,懂軍事,還要懂政治,曉謀略,通權變。我大日本帝國之領土,只有三十幾萬平方公里,而且是易招颱風襲擊的島國,資源又極端匱乏。因此天皇陛下從即位時起,就定下了向中國擴張的大陸政策,為了實現此國策,帝國一直是遠交近攻。一方面和歐美國家聯合,一方面對中國實施無情打擊,與英美等強國的交往之目的是為了使大日本帝國能學到他們的長技,獲得他們的支援,以獲得更大的利益,使帝國儘快強大。對中國實施無情打擊,陷中國於絕境,則是為了拓展大日本帝國之疆域,揚大日本帝國之武威,使大日本帝國更加安全。可是中國畢竟是有千餘萬平方公里之地域,四萬萬人口之大國。古人云: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欲想實現帝國之國策,一靠帝國臣民之努力,二靠收買敵國之敗類。我大日本帝國稱雄於東方,視此等喪德敗行之徒如豬狗也,但因為帝國大業之需要,此輩多多益善矣!以後對此輩不可再以此魯莽行為待之,當投餌飼之,以備帝國大業所用。”說完乃令日軍扮作義和團民模樣,十四日凌晨至天津城南門,炸開塌陷處,大隊日軍乘勢攻入城內。聯軍攻入天津後遂迅速攻佔天津周圍各要隘,修築工事。召開各國軍隊指揮官會議,共同謀劃進攻北京之策。八月四日聯軍兵分兩路,沿運河兩岸逞鉗形攻勢向北京進犯,守軍雖然頑強抵抗,無如聯軍火槍火炮,威力太猛。在付出巨大犧牲後,只好節節敗退。八月十二日,聯軍佔領通州,兵臨北京城下。慈禧太后和光緒帝及一班大臣們急得團團轉也苦無良策遏制聯軍兇焰。此時中國東北又傳來告急文書。俄軍兵分五路向我東北邊境城鎮和駐軍發動進攻。原來,早在六月遠東軍司令阿列克謝耶夫向沙皇尼古拉二世奏報“英國西摩爾將軍做了聯軍陸軍總司令。現在臣等正竭力發揮海軍優勢,爭取以俄國將領擔任懲治中國的海軍總司令,以擴大俄國在世界的影響及地位,請皇帝陛下給予支援。”後不久於七月六日尼古拉二世自任總司令,下令動員準備對中國一戰,以對中國實施嚴懲,並從中國獲得巨大的利益。九日釋出了進攻中國的命令。
(八十二)
七月二十三日沙皇俄國對侵華陸軍作了統一部署,成立了三個西伯利亞軍團和一個登陸軍團。每個西伯利亞軍團均由四個步兵旅,一個騎兵師和相應的炮兵及工兵所組成。第一西伯利亞軍團基地設在旅順口,作戰方向為在直隸省作戰和從關東邊省對南滿實施進攻,前進基地設在大沽口。第二西伯利亞軍團基地設在伯力,在東北滿沿哈巴羅夫斯克——哈爾濱奉天一線作戰方向行動,前進基地設在哈爾濱;第三西伯利亞軍團,基地設在斯特列田斯克,作戰方向由外貝加爾地區的邊境開始,經過海拉爾和齊齊哈爾,直到奉天一線,前進基地設在海拉爾和海蘭泡。登陸軍團由四個步兵旅和十三個騎兵連及相應的工兵所組成。基地設在海參崴,作戰方向為從海參崴——寧古塔並向奉天方向推進。前進基地設在寧古塔。四個軍團除各要塞守備和軍團留守人員共四萬餘人外,作戰部隊共為十三萬五千人,大炮三百餘門。另將俄清鐵路護路隊八千人擴編為一萬一千人,為第五軍團。護路隊按其所在區域為作戰區域。五軍團由阿列克謝耶夫統一指揮。根據上述部署,阿列克謝耶夫於七月九日,十八日,二十二日分別向各部隊下達了向中國東北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