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2部分

到了儲秀宮的正殿,兩個人已經在外頭等著了,慈禧太后坐在寶座上,等到兩個人跪下行禮,站起來之後,淡淡的開口:“外面怎麼樣了?”

高心夔回道,“已經有不少摺子上奏彈劾李鴻藻等人,也有彈劾恭親王的,彈劾皇上的,也不在少數。”

太后半閉著眼,“你們以為,我該不該撤簾子歸政與皇帝。”

王愷運說道:“回太后的話,微臣以為,太后不應該撤簾子。”

“哦?”太后挑眉,“這是為何?”

“古語有云,人亡政息,洋務大政推行多年,如今正是攻堅克難的時候,”這話聽起來和後世的八股文差不多的問道,“新的學堂剛剛推行下去,科舉選出來的洋務官員才走到中層官員的位置,十二鎮軍才得勝歸來,正是大換血的時候,南洋水師又準備籌建,南洋水師學堂還未開館,其餘交通、通商、工廠、礦產等事宜都需要鼎革除舊推陳出新,這時候,若是皇帝親政……怕是難以預料。”王愷運悠悠說道,“萬歲爺雖然是太后一手教匯出來的,可萬歲爺是宋神宗皇帝還是哲宗皇帝,這可還說不準。”(未完待續。)

二十九、燦燦萱草(二)

不用內閣和翰林院編撰的那本愚蠢的供自己垂簾聽政參考書《治平寶鑑》來告訴自己,慈禧太后也知道王愷運話裡的意思,宋神宗即位之後,重用王安石,開始熙寧變法,保甲法青苗法等一干大政出爐,雖然後來因為反對派壓力太大,所以王安石不得不去相位,可繼任為相者都是新黨中人。

宋神宗駕崩之後,宋哲宗即位,垂簾聽政的高太后盡數廢除新法,啟用保守黨司馬光為相,貶斥新黨眾人,新黨眾人不少死在了嶺南。這是高太后的手法。

哲宗登基時,只有九歲, “凡熙寧以來政事弗便者,次第罷之”。司馬光上臺後,不顧一切盡罷新法,“舉而仰聽於太皇太后”。宋哲宗對此感到不滿。

元祐八年,高太皇太后去世,宋哲宗親政。哲宗親政後表明紹述,追貶司馬光,並貶謫蘇軾、蘇轍等舊黨黨人於嶺南,接著重用革新派如章惇、曾布等,恢復王安石變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

這樣國家政策的劇烈變化,徹底葬送了北宋的國運,更別說宋徽宗即位之後,改弦易張,又重新啟用舊黨,貶斥新黨。元祐黨人元豐黨人互相攻訐打擊對方,更是突破了宋朝政爭的底線,自己上臺之後迫害敵對黨人致死,這樣的壞例子一開,國家大亂,於是歷史上人文光輝閃耀歷史長河的北宋王朝就此滅亡。

慈禧太后自然不是高太后,但是,皇帝不見得是宋哲宗。這個例子雖然不能對應到具體的人物,可王愷運話裡的意思慈禧太后十分明白,皇帝到底能不能把洋務新政推行下去?太后默然,想了想以前學的歷史書,自己的兒子?是什麼政見?可如今歷史已經變化了,同治皇帝不是原來那個,自己也不是歷史上那個慈禧太后了。

高心夔看著皇太后不說話,知道王愷運的話說到了太后的心裡去。從太后居然可以忍受另一個太后在宮裡頭和她並尊,就知道太后不是普通的女人就知道貪圖享受或者爭權奪利,所以這番話從未說過太后今後撤簾子之後手裡權利如何,只是說國家大事出發來勸說太后,高心夔雖然對這王愷運一些事兒的手段有微詞,可也不得不說,的確是看穿了慈禧太后的顧慮。

太后沉吟許久,高心夔看了王愷運一眼,回道,“太后,王愷運其話有理,請太后三思。”

慈禧自己腦中也是亂的很,搖搖頭,“我再想一想。”

王愷運又說道:“娘娘,如今外朝已經全部停擺,朝野眾人對著李鴻藻等人頗有怨言,政事不順,太后正好和萬歲爺示威,只要萬歲爺改了口,自然這垂簾就能再繼續下去。”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