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的時段,在隨時準備提供強大火力掩護的炮兵助威下,上百艘徵集而來的輪船從丹東港出發,第五軍的第十四師首先出發,空軍也在這個時候派來了一個戰鬥機中隊、一個俯衝式轟炸機大隊為登陸部隊提供掩護。
登陸作戰並不慘烈,防守在新義州的只有一個日軍獨立旅團,再強硬的作風也抵擋不住中國陸空兩軍協同之下的鋼鐵洪流,當第十四師成功登陸擴大登陸場,拿到了重要的重型裝備之後,隆隆的坦克、步戰車等已經將鋼鐵洪流的氣勢推升到更高的層次,登陸作戰已經沒有懸念。
而日軍也深知在抗登陸作戰中,日軍不是中**隊的對手,所以中**隊成功登陸新義州,對他們而言彷彿是一件很早就已經預料到的事情,對他們而言真正的殺手鐧,也是將中**隊不敗神話打破的重要力量,還在第二防線上。
唯一出乎日軍意料的是,新義州的一個獨立旅團是七八千人的部隊,加上天塹和岸防工事的阻滯,該旅團再怎麼說也能為日本軍隊的集結和調動提供至少十個小時的黃金時間,甚至是二十四個小時,但中國陸軍第五集團軍卻用行動告訴了日軍,真正的也是慘烈的陸戰也會有閃電般的速度。
第十三章 海戰前夕
第十三章海戰前夕
清晨的陽光靜靜的傾瀉在大地上,淡淡的硝煙中依稀透露著茫茫大地。坑坑窪窪的江岸上一片寂靜,只有緩緩流淌的鴨綠江時不時發出嘩啦啦的冰塊碰撞聲。
昨晚忙了一宿的舟橋部隊此時彷彿休憩一樣,四艘工程船相隔一定距離泊在江面上,船首堅定的迎著上游流來冰冷江水,在微微的晃動中,靠近工程船的橋墩快速修建作業現場顯露清晰。
從第五軍成功透過鴨綠江拿下新義州之後,整個29日的夜晚就屬於工程部隊,還差兩百米才能連線到彼岸的丹東大橋,需要他們快速修建其四個橋墩,然後利用全鋼構架搭建出一個大橋。這座橋一旦修通,不僅可加強兩岸地區的練習,更為重要的是能夠為不斷推進的中國志願軍提供有力的後勤支援。
工程進展非常快,日軍未從水下破壞掉的橋墩被利用了起來,忙了一晚之後四個橋墩已經成型,一座鋼架結構的橋樑正在搭建之中,大型架橋裝置以緩慢的速度往前推進,以至於江面上彷彿沒有任何動靜一樣,用“慢工出細活”來形容此時極為關鍵的兩橋會合作業也不為過,整個作業耗費了兩個小時才宣告成功。
4月30日清晨8點40分,一陣響徹雲霄般的熱烈歡呼聲打破了江面的平靜,經過十四個小時的緊張施工,一座臨時性的鐵路大橋宣告竣工。但由於中國和日軍控制下的朝鮮鐵軌標準不一,所以該鐵路大橋還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鐵路橋,只能充當公路橋使用。
但這座大橋的貫通已經有足夠的歷史意義,一個戰地記者團甚至搶先一步在鐵路大橋兩邊佈置好了攝影工作臺,而且還首次把高畫質攝像機用於軍事紀錄片的拍攝。隨行的幾位央視記者甚至直接把丹東電視臺的攝影機給借來,和該電視臺合作進行丹東大橋通車的現場直播。
“觀眾朋友們,我是新聞臺記者蕭婭。在我背後的大橋也就是剛剛竣工的丹東鐵路大橋,這座大橋自1940年日方控制段被破壞之後,就只剩下江北的中方控制的三百餘米,就在昨天朝鮮獨立戰爭打響的第一天,我軍某工兵旅經過十四個小時的緊張施工作業,將日方破壞的兩百米修補起來,讓這座貫穿南北、溝通中朝的大橋重新得以暢通”
“現在我們看到一輛滿載著物資卡車正透過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