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並不再是書海、題海中的苦讀者,“教有所思、教有所學”開始融入了整個教育體制當中,用教育界人士的話來講,第三代教育中最大的特點就是更為科學化和人性化,絕不會出現過去的那種刻板和教條化,比如小學生什麼“小明有一百個蘋果,他每天吃一個蘋果,請問小明需要吃多少天才能吃完所有蘋果?”,像這種有腦殘嫌疑的題目,壓根就是根本不符合科學事實的題目都不會在第三代教育中出現,不僅因為蘋果保質期沒法達到一百天。
思考和動手能力成為第三代教育所強調的重要點,而已經融入社會中的第三代們能很快成為社會創新的主力,成為時代進步的動力源泉,這不能不說是教育理念的偉大的成功,更為重要的一點是,這一代的學生有屬於自己的思考、判斷和利益訴求,所以他們當中不乏放棄高薪職位而選擇自主創業的時代勇士,數數共和國滬市和深市每月新上市公司股票有多少屬於第三代,就知道第三代學子們到底有多強悍。
話又說回來,不管第三代教育已經取得或者說註定取得偉大成功,第四代教育的發展藍圖設計問題已經擺在了共和國面前,而作為一國領袖的張宇,他的發言彷彿並未側重教育問題這個重點,而是在探究一個思潮問題,那就是當今的共和國和未來的,到底需要什麼。或許,這也是從另一個層面上,闡述作為社會支柱的教育事業,應該提供什麼樣的人才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之前張宇已經講述到當今共和國和過去的不同,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需求,現在的共和國究竟需要些什麼,顯然已經不再是教育的問題,而是整個國家國民都應該明白的問題。
“將我們的需要闡述為兩種型別,實際需要和廣義需要。那麼,我們當前的實際需要顯然已經與農業經濟時代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雖然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衣食住行,可我們每天需要更為豐富和營養的食物,我們需要質量和款式稱心的衣服、我們需要住得舒心、我們以更快的速度出行,所以我們的社會中開始有了生產與服務,服裝生產、食品加工、房地產建築、公共交通等構成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還需要身體和身心的健康保障,賦予精神文明的大眾傳媒和影視娛樂,提供身體健康保障的醫療機構等…”
“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更多型別的需求,需求決定生產方式,所以更多型別的需求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並主導著變化的趨勢。看看現在的我國,我們的社會已經很大意義上已經成為一個經濟型社會,社會的生產已經與社會的需求緊密聯絡起來,經濟的健康發展成為了國家穩定的重要前提,更成為了千千萬萬家庭幸福的攸關保證”
說了半天,張宇終於將話題引到了今天自己想說的——大國需要上,已經大不同於中華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國度的共和國,不管是為了自身健康持續發展也好,還是為了所謂的民族偉大復興也罷,已經走到了一個抉擇的關頭,是選擇繼續死守田園還是銳意進取,張宇選擇了在教育方面做文章。
“經濟的穩定與發展,成為了當今我國所最為需要的一大命題。在此之前,我們還應該重視另外兩個方面,首先就是何為穩定?何為發展?我們中華民族璀璨的歷史已經證明一點,要想摧毀我們的繁榮,強敵入侵和威脅壓迫是毫無作用的,反而會激發我們民族的鬥志,真正的覆滅是來自於我們的內部——政治上的**。”
“如果政治出現不穩定因素,社會的矛盾就將日臻突出和尖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