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定下來了,甚至連他請求接替自己的孟良,和那幾位都有戰功的楊星、嶽勝等人都一併高升了。只要離開了威虜軍,你做多大的官也都蹦不出朝廷的手掌心去。至於威虜軍嘛,自然又是要由樞官院重新選派賢能全面接管了。
整個朝會就麼有爭執也有和氣的往下進行。眼看著各司事務都要結束了,突然一個四品官員出班跪倒:“臣有本奏”
趙恆一看,有些面熟,這麼多官員他一時也記不全,悄悄一問身邊的太監統領,知道這位是大理寺丞呂夷簡,乃是左相呂蒙正的侄子。便讓他遞摺子上來。
呂夷簡的奏摺卻是彈劾,他要參劾本科狀元高鵬和探花柳三變
這一科頭甲三位,他一傢伙就要參兩個,而且還是名聲最響亮的那兩位。最要命的,誰不知道高鵬眼下是官家眼前的紅人呀,參誰不好,你居然敢參他
得,又有熱鬧看了。
感謝【書友花下_亡魂】、【嶺南孤月】三位書友的打賞支援X!~!
..
042白衣卿相
42白衣卿相
呂夷簡彈劾高文舉的理由是因為他有投機倒把的奸商行徑,而且這種行徑居然嚴重的影響到了禁軍之中。起因便是和高文舉一同在戰場上大放異彩的手榴彈。當時高陽關諸將在觀摩了手榴彈的威力之後,都挺動心,高文舉順口就報了個五百兩銀子一枚的價錢,當時是將大夥都震住了,使得沒人敢打他那批手榴彈的主意。可沒想到事情過去了,關於這種神秘武器的傳言竟然越傳越猛了,最後傳到京城的時候,這手榴彈的威力被無限擴大不說,連五百兩銀子一枚的價格也成了高文舉才能獨享的友情價,意思就是說如果旁人想買,還得要貴這事傳的如此玄乎,高文舉自己又沒當回事,當然就難免要引起有心人的注意了,經過仔細查詢,很快就知道了這玩意不過就是一種比較方便的火器罷了,哪裡能值五百兩銀子之多?分明是高文舉想趁機要脅朝廷,最要命的一條,此等猛烈之武器,高鵬未有任何通關手續,如何就能從京城一路無驚無險的送到了前線?分明有鬼肯定是他早已將沿途守軍早已買通,趁機大國難財,此等用心,著實可恨雖然他此次立下大功,卻也無法掩蓋他趁機斂財的事實功是功,過是過,他有功自有朝廷賞賜,有官家施恩,可也不能因此而壞了朝廷法度,讓他如此輕易就上下其手的賺黑錢
接下來,呂夷簡又痛心疾的列舉了高文舉的高升客棧巧立各種名目,大肆哄抬物價,使得京城中奢靡之風漸長,若放任如此,日後必將導致貪官橫行,人心**,離亡國滅種就不遠了
至於說到柳三變,那就更要不得了。此事說起來,卻是呂夷簡自己慕了這位詞中第一人的風流才子之名,在自己伯父呂蒙正今年正月六十大壽之時,向柳三變求一新詞引起的。
為了讓柳三變覺得自己有誠意,呂夷簡將年前高價購來的蜀錦和吳綾各送了四匹權當潤筆之資送去給他。柳大才子一聽是為呂相公祝壽,也不推脫,當下揮筆立填了一《千秋歲》:“泰階平了,又見三臺耀。烽火靜,攙槍歸。朝堂耆碩輔,樽俎英雄表。福無艾,山河帶礪人難老。渭水當年釣,晚應飛熊兆;同一呂,今偏早。烏紗頭未白,笑把金樽倒。人爭羨,二十四遍中書考。”
這詞卻將呂蒙正的功績誇的天花亂墜。上半闕是講他老人家當政,為國家大難立下了汗馬功勞,使得烽火盡平,刀槍歸庫,老英雄那就是說他呢。下半闕則是對他老人家的評價,拿他和當年的姜太公和郭子儀相比。比起姜子牙來,他出山成名就要早很多(姜太公又名呂尚,出山時已經六十八歲高壽了,因此叫同一呂,今偏早)。但願他以後能如郭子儀那般歷經二十四次在中書位上的考核,這可以算得上是很貼切的祝福了。
本來拿到這詞,呂夷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