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林蔭的大道上並不輕鬆,她從昨日的挑選者,變成了今日的被挑選者,但是無論如何,她都不會失敗的,小孩學步從地上爬起來才會站得更穩。
5分鐘不到,她站到了考場大樓的臺階上。
四周人頭攢動,流水一般進了那扇好似巨嘴的大門。
馮晶晶隨著人潮向前流動,進入巨嘴的剎那,她不禁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第三卷 強強聯合
(3—7)【中1】
今天,是表演藝術考試第二階段——複試,即將結束的倒數第三天,考試在表演藝術系的教室內舉行,考試內容為命題小品表演。
表演系教室內設有教學用的舞臺和隔音裝置,作為命題小品表演的考試場地再合適不過,因此,也導致了教室走廊的嘈雜,考生們清楚考場裡面聽不到走廊外面的聲音,交流得有點“肆無忌憚”,整個環境吵吵囔囔,堪比市集。
這麼嘈雜,事出有因。
表演系三次考試,大同小異,全是圍繞聲、臺、形、表四方面展開,只不過每進階一次考試,對考生的要求也相應提高。
所謂聲、臺、形、表,即是聲樂、臺詞、形體、表演,四者是演員基本功,考評老師透過它們來考察考生是否具備演員素質。
()免費電子書下載
其中,演員素質最主要由七方面組成,觀察力、感受力、表現力、想象力、模仿力、再體現力和表演信念感。
如果考生不具備以上表演創作素質,無疑很難勝任表演藝術這門專業。
聲樂考察考生的音樂能力和嗓音力度,同時,它是演員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功,無論從事的是舞臺話劇表演,還是影視表演,經過聲樂訓練的嗓音皆拓展了穿透力和音高等方面,為臺詞訓練奠定基礎。
歌手不一定會演戲,但演員一定會唱歌,所以,那些從戲劇類院校畢業後成名的大明星,演而優則唱,也就不足為奇了。
形體與肢體語言有關,表演不光是靠臺詞的“說”,更重要是看演員的“演”。“演”是什麼?行動、動作,用你的行為來告訴觀眾你在做什麼,和你演的這個人物的情感又是什麼,等等一系列的演員在戲劇中所要傳遞給觀眾的動作資訊。
通常,形體的考察多與舞蹈有關,但是不排除考生用其他的非舞蹈元素來表現自身形體,可以做體操,有武術功底的,可以打一套拳,等等,都是考評老師允許的,沒有特定限制,反正目的只有一個,關鍵考察考生身體的控制力、協調性、爆發力、柔韌度和表現力。
臺詞是表演的重要手段,透過朗誦作品考察考生的理解力、感受力、以及藝術處理。
朗誦作品,最好自選一篇適合自己出彩、突出自己特長的文章作為朗誦材料,一般所選朗誦型別最好是話劇獨白、小說片段、具有人物情節的散文或是感人故事,忌諱選用詩歌、寓言一類不好表現自己的朗誦材料。
表演比前三者要求稍高稍複雜,考試透過命題小品表演考察考生的想象力、表現力、感受力、舞臺感覺和基本觀眾意識,體現考生本人的演員才能。
表演試題分為兩類,一類是環境命題小品,即:你處在什麼地方而發生的故事,環境一般有:碼頭、候車室、火車站、公園等;另二類是規定情境命題小品,即:你面臨什麼情況而發生的故事,情況一般有:森林迷路、風雪之夜、噩耗之後等。
考生透過抽籤拿到試題,然後展現想象力編織一個小品,在考場——表演系的教室舞臺,向考評老師表演規定命題小品。
命題小品表演有六大忌諱:以吵架為主題;表演當中突然終止表演;標新立異;小品內容脫離實際面臨情況;表演時間到而小品還未結束;小品故事情節沒有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