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為人,大場面也見過不少,待人接物可比那死胖子強多了。
就連汪明都忍不住多看了李文秀兩眼。
他倒也不是說場面話,而是的確聽說了李文秀的名字。
原本以他的身份是不可能接觸到李文秀這種小人物的,不過上一次去市臺視察工作之後,楊青在他跟前提了一句。
這才知道這個年輕人竟然已經創辦成功了一家年銷售額將近千萬規模的私營企業。
在98年,年銷售額能超過千萬的私營小企業還是不多的,尤其是在海州市這種內陸城市。
作為分管招商引資的副市長,汪明自然留了一個心眼,這會兒又看到李文秀的時候,自然比上一次在電視臺的時候越發親熱多了。
把汪明等人帶進店裡,李文秀嘴上也沒閒著,把店裡的一些情況都介紹了一遍。
袖珍格子鋪發展到現在,他作為創始人,對這種小問題自然是信手拈來。
“怎麼樣?我聽小楊說你們現在已經註冊公司了?”
“是的,月初的時候已經拿到牌照了,不過目前我們的經營範圍還存在侷限性,主要還是集中在零售這一塊。
現在旗下主要就是這家袖珍格子鋪,目前加上直營店,我們已經在海州市下面的幾個縣裡有12家加盟店。”
按照李文秀的計劃,在98年年底,加盟店的數量肯定會超過30家。
但是現在隨著海州市這邊的直營店馬上就要開業,李文秀打算儘快在省內開啟市場。
最快的做法自然就是改變之前先佔領縣城市場的做法,轉而在省內的各個城市市中心開直營店,然後組建新的業務團隊去下面的縣城拓展市場。
原本李文秀是有些踟躕的。
但是汪明的突然出現卻讓他有了些新的想法。
目前限制格子鋪發展最大的兩個問題,一個是資金,一個是人手,這兩個問題如果是靠金和實業本身的發展來解決,那速度無疑是很緩慢的。
但是如果有市裡支援的話,那就不難了,98年的貸款雖然很少,但是畢竟還是有一定的數額的,能不能拿到很重要。
“你們這個問題很突出,當然,作為一家本土的企業,能做到你們這一步,已經很了不起了,市裡也希望你能夠把企業做大做強,成為我們的招牌……”
李文秀笑著點了點頭但是沒說話。
不過他基本上已經肯定了,汪明的確有意扶持本土企業的發展。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金和實業未必沒有機會。
142 新模式
汪明一行也沒有在店裡待太長的時間,畢竟此行並非來參加開業典禮,但是對於李文秀來說已經足夠。
由於汪明突然出現的緣故,店裡開業的時間也推遲到了上午10點整。
隨著第一顆橘紅色的煙花在半空中炸開,格子鋪海州直營店才算是正式開張。
由於是暑假期間,開業當天,店裡的情形並沒有之前一中跟二中那麼火爆。
但是由於地處市中心的緣故,客流量仍然不差。
再加上久雨後晴的緣故,出來散黴見光的人也是成群結隊的往街上擠,恰好又逢週末,連難得抽空出門逛個街的市民也比往日要多。
1元商店雖然在東南沿海那一帶已經不算是什麼新東西,但是在98年的海州市,還是一個新事物。
李文秀也沒有刻意吆喝攬客,就連搬過來的煙花也就放了十來桶的樣子,其他的原封不動地又送了回去。
好在雜貨鋪的店老闆折騰了一回也沒說什麼就原價給他退了回去。
不過頭一天的營業額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
到晚上9點之後,店裡的客人才慢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