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5部分

在東南戰場上,美軍是絕對的主力。

因為從寧波到南京不算遠,而且沿途城鎮基本上都在美臺聯軍的控制之中,地面交通又非常發達,加上臺軍在佔領區內的治安工作做得比較到位,游擊隊的威脅並不大,所以美臺聯軍的後勤保障負擔並不大,大部分時候都是由美軍負責後勤保障任務,臺軍的主要任務是控制佔領區。

在攻堅作戰中,美軍更是當仁不讓,是絕對的主力。

江寧區的戰鬥,主要就是東南軍與美軍交戰。

雖然美軍很想讓臺軍承擔更多的作戰任務,特別是在一些高消耗與高傷亡的戰場上,美軍有苦難言,但是在站穩腳跟之前,美軍也不敢把最重要的任務交給臺軍,不然功虧一簣的話,吃虧的還是美軍。

可以說,攻打江寧區,讓美軍嚐到了苦頭。

因為損失過於巨大,參與進攻行動的三個美軍主力師的傷亡數字都在三千以上,衝在最前面的那個主力師僅陣亡官兵就超過三千人,所以美臺聯軍在佔領江寧區之後,沒有繼續推進,不是為了剷除盤踞在地下工事裡的東南軍,而是進攻部隊必須停下來休整,沒辦法繼續前進。

只不過,這一局面並沒持續多久。

隨著美臺聯軍控制了整個江寧區,在南京城區站穩腳跟,基本確保勝利之後,美軍就不用衝在最前面了。

九月十六日,在美臺聯軍佔領江寧區後的第二天,臺軍攻入了雨花臺區。

因為沒有美軍支援,所以在進攻的時候,臺軍把重點放在了西面,即避開了建築物密集的主城區,把重點放在了郊區。

問題是,這並沒有改變臺軍戰鬥力差的問題。

當天下午,臺軍就在鐵心橋遇到了**煩。衝在最前面的一個臺軍裝甲營與步兵營在遭到東南軍阻擊之後,沒有立即撤退,也沒有及時呼叫支援,認為能夠擊退守軍,結果等到臺軍指揮官發現情況不妙的時候,東南軍已經迂迴到了臺軍身後,將兩個營的近千名臺軍官兵包了餃子。

為了救援這些臺軍,當天晚上,不但臺軍出動了兩個旅,美軍還派遣了一千多名突擊隊員、出動了數十架直升機。戰鬥一直打到天亮,最終才在美軍裝甲部隊的支援下,在東南軍的包圍圈上開啟了突破口。

可惜的是,能夠活著從包圍圈裡走出來的臺軍還不到一百人。

受此影響,臺軍被迫暫停了在雨花臺區的進攻行動。

直到九月二十日,臺軍才重新整頓起來,再次發起進攻。雖然這次,臺軍在攻到鐵心橋的時候沒有遇到頑強抵抗,但是受上一次戰鬥影響,臺軍的進攻速度慢得出奇,每天的推進距離還不到美軍攻打江寧區時的三分之一。

到這個時候,美軍也差不多休整好了。

隨著美軍在九月二十一日重新投入戰鬥,戰事再次變得激烈起來。

因為臺軍把主力全都集中在雨花臺區,使得美軍沒地方插手,加上臺軍一直在較為偏僻的城區徘徊,沒有攻入雨花臺區的中心地帶,所以美軍在部署進攻的時候,把重點放到了雨花臺區北面的秦淮區。

美軍這一部署,也與中**隊的部署有關。

臺軍在雨花臺區南面活動,為了防止臺軍北上,東南軍將主力放在了雨花臺區的中心地帶,緊挨著秦淮區,其中又以守衛南京南站為主。如此一來,如果美軍沿著臺軍的路線發起進攻,必然正面碰上東南軍的防線。從秦淮區插入,不但能夠避開東南軍的主防線,還能繞到東南軍主力後面。如果臺軍能夠在南面配合,比如牽制住東南軍的主力,美軍就能包圍雨花臺區的幾萬東南軍。

事實上,這也正是美臺聯軍的進攻計劃。

在美軍發起進攻之後,臺軍就增強了進攻力度,還一度向北推進,只是每次與東南軍主力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