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儒教,尤其是在禮拜問題上,應持堅決的反對態度。但他們為了戰術需要,同樣抑制了“反儒教”的言論,並在檄文中號召“名儒學士”奮起反抗。

此時儒教似乎與中國等身大。政府方面對抗太平天國的義勇軍組織者——湘軍曾國藩、淮軍李鴻章( 1823—1901)也號召保護禮教,即“保護中國”的另一說法。曾國藩他們在選用這一說法時,選用了“禮教”,為了強調這種觀點,曾國藩在他的檄文中提到了孔子和孟子。

有朋自遠方來(1)

形容儒教與中國等身大,或許不甚嚴謹。在中國,除了儒教還有老莊思想,有人將此混為一談,但嚴格來說,兩者並不相同。

可以認為“老莊”思想存在於“孔孟”思想的內部,儒教的形式主義滲入到了其內部。有人雖讀的是《論語》等孔孟之書,但在生活中卻體現出老子的思考方式,並且大多當事人渾然不覺。

《論語》在開篇第一頁寫道: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朋友從遠方來,這不是件令人高興的事嗎?——以向對方詢問的形式出現。

太古時期,中國的文章都刻在龜殼或甲骨上,十分費事,因此撰寫者便儘量簡化文字,省略多餘成分。考慮到當時人們可以根據常理理解,便毫不猶豫地捨棄部分資訊,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常理也發生了演變,當時認為沒有爭議的文句,在幾百甚至幾千年後便有可能產生歧義。

《論語》中就有很多句子,既可以這樣解釋也可以那樣解釋,沒有定論。我們來看一下剛才這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貝塚茂樹對這句話作了如下的解釋:

——有朋,自遠方前來比較……

“方”字確實有“比較”的意思。根據諸橋轍次《大漢和詞典》和中華書局《辭海》的解釋,“比較”確實是該字最初的含義。因此,對這句話的解釋也不能斷然說不對。這就是漢文難學的原因,也是其有趣之處。根據貝塚先生的斷句可以判斷出,從遠方來的朋友應該是兩人以上,較之平常解釋增加了“熱鬧”的語氣。

這一節講述了孔子以與人交往、廣交朋友為樂,可見儒家重視社交。貝塚先生的解釋似乎更能烘托這種氛圍。

然而,中國的另一種權威的老莊思想,則主張“小國寡民”——國家以面積小且人口少為佳。在《老子》中有記載: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意思是,有可以聽到雞犬之聲的鄰國——也可以說是鄰村,然而居民們至死不曾有過往來。這便是這句話所描述的理想狀態。有往來必然會產生矛盾,沒有來往便沒有糾紛。《論語》在開篇之初便提出了喜好社交的觀點,而《老子》在結尾部分(在全書八十一章中的第八十章)提出了這種非社交性的“小國寡民”的理想。

來客,尤其是遠到之客更要厚待——如同在《論語》開篇所提到的那樣,這也是儒家的德目之一。在孔子之前具有“儒之氛圍”的時代,葵丘之盟中有一項協約提到“無忘賓旅”。

中華思想視外國為蠻夷,但是四夷因仰慕中華的德行遠道而來,卻是件值得慶幸的事。推古天皇十五年,小野妹子被派遣出使隋朝。據《日本書紀》的記載是派往大唐,但是當時為607年,中國歷史尚處於隋朝時期。

據日本的國書記載:

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

隋煬帝(604—618年在位)看到此,甚為不悅,對鴻臚卿(外交禮儀大臣)說:“蠻夷書有無禮者,勿復以聞。”對此《隋書》中有記載。天無二日,世上也無兩個天子。煬帝在被日本侮辱後並未動怒,只是覺得蠻夷之輩純屬無知,不曉得國書的寫法,心裡不太暢快。“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