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唐守住這西南門戶。”李亨淡然笑著。
在安思順的任命上,李亨完全聽從了張瑄的意見。楊國忠有些不太同意,但張瑄強硬堅持,他也不好因此就跟張瑄鬧翻。
張瑄緩緩起身微微一笑,“安帥不必猜疑。監國殿下向來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安帥乃是忠臣,且安心赴任劍南,他日成,名垂青史亦是可期。”
安思順嘴唇哆嗦了一下,突然痛哭流涕地拜倒在地,“臣安思順叩謝殿下隆恩,臣當肝腦塗地,以報殿下和朝廷恩寵。”
安思順確實是非常激動。這些年,他因為安祿山沒少被朝廷猜疑。他一直心裡都明白,皇帝之所以遲遲沒有動他,無非是忌憚安祿山,唯恐引起安祿山的反彈而已。
可如今,卻獲得瞭如此信任,無與倫比的信任。
這怎能不讓安思順激動如斯、感激涕零?
“子瞻,替本宮扶起安帥。”安思順的感激涕零,李亨看了心裡很是舒服,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安思順與安祿山不同,他沒有野心,崇尚漢文化,通曉詩書禮儀,只要懷柔得當,就絕不可能起兵謀反。況且,他此去劍南,要想在劍南站住腳,沒有三五年是辦不到的,因為劍南還有一個鮮于仲通一—楊國忠的心腹。
而等安思順站穩了腳跟,在張瑄的謀劃中,安祿山之患也該平息了。沒有了安祿山,安思順想反也反不起來。
這是張瑄力主起用安思順的關鍵。
張瑄哈哈一笑,上前去一把扶起安思順道,“安帥不必如此,吾輩臣工,既得朝廷倚重和信任,就理應為社稷江山、為大唐子民盡職盡責,上報朝廷,下報黎民,成就萬世業,豈不快哉?”
安思順抹了一眼眼淚,向張瑄投過感激的一瞥,低低道,“張大將軍盛情,安某銘記在心,他日必有所報!”
說完,安思順起身再向李亨長拜一禮,然後默然歸坐。
宣佈完六大都督府大都督的人選,李亨頓時就沒了下文。這讓坐在一個角落的封常清和顏真卿微微有些失望,但旋即又想起自己的身份地位,也就不再奢望。
宴會很快結束。而幾乎是與此同時,一紙正式的官方詔書從皇城裡傳出,昭告天下一一
任命哥舒翰為河西大都督府大都督、河西兵馬招討使;
任命安祿山為范陽大都督,加開府儀同三司;
任命程千里為北庭都護府大都護、北庭大都督府大都督;
任命楊錡為安西都護府大都護、安西大都督府大都督,兼西域諸道安撫使;
冊封楊國忠為渤海郡王,遙領渤海大都督。冊封鴻臚少卿安慶宗為渤海侯、渤海副大都督;
任命安思順為劍南大都督府大都督。
天下八大都督府大都督任命了其中的六個,但剩下的兩個卻不見動靜,這讓很多朝臣覺得奇怪。
李亨與張瑄和楊國忠一起將哥舒翰幾人送出了東宮正門,此等禮遇已經是李亨這個監國太子目前所能做到的極限。
誰也明白這是李亨的籠絡之意,但作為臣下,還是被這種禮賢下士所感動。
“諸位大帥,事關天下安危,希望諸位即刻啟程赴任,無在長安過節了。”李亨拱手一笑,“本宮與楊相、張大將軍就在這裡為諸位送行,待來年上元節,本宮定在宮中大擺筵席,為諸位慶!”
哥舒翰幾人肅然躬身一起拜下,朗聲道,“臣等遵命!”
哥舒翰等人沒有遲疑,匆忙離去,各自回府準備,第二日一早就要離開長安赴任。
望著哥舒翰幾個人遠去的背影,楊國忠呵呵一笑,“殿下,子瞻,國忠有些疲倦,就先失陪了。”
“楊相慢走。”張瑄笑著拱了拱手。
李亨則微微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