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峰老師誇讚道:“透過大家的回答,可以看出大家都有一定的應急意識。同學們,如今雖然我們都經過基因改造,但是仍然有一些頑固的病毒是我們無法完全剔除掉的。”
“儘管我們已經很少會患上諸如感冒、發燒、咳嗽、肺炎、支氣管炎、流感、手足口病、麻疹、水痘、風疹、猩紅熱、百日咳、肺結核、中耳炎、鼻竇炎、腸胃炎、闌尾炎、膽囊炎、心肌炎、腎炎、膀胱炎……”陳峰老師舉了500種例子。
“可一旦有人出現這些症狀,情況就會非常嚴重,甚至可能達到致命的地步。所以,認真學習各類藥物的製作至關重要,這能讓我們在急救時刻有所準備,拯救生命。”
“今天我們深入學習醫療液體的製作。從基礎的葡萄糖溶液、生理鹽水,到複雜的克林黴素磷酸酯注射液、阿昔洛韋注射液、熱毒寧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氨溴索注射液、泮托拉唑鈉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胸腺肽注射液、炎琥寧注射液、更昔洛韋注射液、奧硝唑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燈盞花素注射液、法莫替丁注射液、參麥注射液、舒血寧注射液、紅花注射液、黃芪注射液、鹿瓜多肽注射液……”老師舉了 300 多個常見例子。
“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其他更多的會以資料的形式發到各位的光腦上,希望大家認真記住,因為考試會考。”
熱毒寧注射液,乃是一款具有清熱解毒、疏風通絡之效的良藥。常用於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高熱、微惡風寒、頭身痛、咳嗽、痰黃等症。其精妙之處在於能有效緩解患者的不適,促進身體的康復。
說罷,陳峰老師開始了實際操作演示。“我們以熱毒寧注射液為例,首先準備好所需的儀器和材料,這包括高精度電子秤、特製的攪拌棒、無菌容器等等。”老師邊說邊熟練地拿起各種器具,他的動作行雲流水,彷彿每一個步驟都早已爛熟於心。
“如果附近沒有合適的水源,我們可以從植物中提取水分進行蒸餾。比如,選取水分豐富的紫晶仙人掌、藍夢蘆薈、輝月龍舌蘭、星辰鳳尾蕨、靈耀菖蒲、幻光綠蘿、碧影百合、輝芒水仙、聖輝海棠、輝星茉莉。將它們切開,收集汁液,使用過濾網膜進行初步過濾。”
蘇念舉起手,問道:“老師,在初步過濾的過程中,怎樣判斷過濾膜的孔徑大小是否與汁液的特性相匹配,以達到最佳的過濾效果呢?”
陳峰老師微笑著回答:“這需要綜合考慮汁液中的顆粒大小、黏度以及所含成分的特性。一般來說,對於含有較大顆粒和較高黏度的汁液,應選擇孔徑較大的過濾膜,以避免堵塞;而對於成分複雜、需要精細過濾的汁液,則應選擇孔徑較小的過濾膜,確保過濾的充分性。同時,還需透過實驗和經驗積累來不斷最佳化選擇。”
趙炎緊接著提問:“老師,蒸餾儀在工作時,怎樣確保溫度和壓力的穩定呢?溫度和壓力的微小波動可能會對蒸餾效果產生何種影響?”
老師耐心解釋:“這需要儀器本身具備精準的控溫與調壓系統,並且要提前仔細檢查和校準相關部件。溫度和壓力的微小波動可能導致蒸餾出的液體純度下降,有效成分的含量不穩定,甚至可能引起部分成分的分解或變質,從而影響最終產品的質量和療效。”
程逸也好奇地問道:“那在操作過程中,如果出現意外情況,比如停電了,該怎麼處理?如何保證在恢復供電後能迅速恢復蒸餾程序並保證產品質量不受影響?”
“還不行,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檢測和淨化,確保沒有雜質和微生物。”老師認真地回答。
張狂撓撓頭:“老師,檢測和淨化這兩個步驟,哪個更容易出錯呢?檢測和淨化過程中的誤差控制在什麼範圍內是可以接受的?”
“需要用到微觀粒子檢測儀和微生物分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