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李自成以為滿清內部爭權奪勢的鬥爭尚未結束,不敢貿然出兵,只是做做樣子而已,沒想到多爾袞置國內的複雜局面於不顧,真的出兵來打。然而雖然敵人強大,戰場形勢變化又出人意料,但李自成的軍隊畢竟也是經過多年戰爭考驗的隊伍,並非不堪一擊,他的潰敗還有其他原因,也就是李自成在具體戰術上的失敗。李自成在山海關下布了一個“一字長蛇陣”,陣形從北山一直綿延到海邊。《三國演義》中姜維伐中原時和鄧艾鬥陣法,就鬥過此陣。《三國》裡說這種陣法的好處就是“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擊其中則首尾相應”。此話固然不錯,然而事情都是相輔相成的,這個陣法的好處也正是它的致命處,雖然能互相呼應互為犄角之勢,但是萬一被人從中攔腰截斷,則首尾不能相救,勢必被各個擊破。最後戰役的走勢也確實如此,李自成二十萬大軍一字排開,兵力分散,多爾袞集中兵力,攻其一點,不計其餘,結果果然衝破了李自成的陣形,將此陣擊潰。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據傳說北京城自1644年正月開始就大鬧鼠疫,流毒深遠。李自成大軍進京之後,軍中多染此病,戰鬥力因此銳減。總而言之,由於以上種種原因,造成了最終我們看到的這種結果。對於李自成、吳三桂、多爾袞三人來說,他們在戰爭中各自得到了自己命運的歸宿;而對於整個中國來說,滿清入關席捲中原,從而形成封建專制社會迴光返照的歷史走向也已不可避免。對於歷史來說,這是必然?還是偶然?李自成一路潰逃,退回北京,途中洩憤殺死了吳三桂的父親吳驤。在亂世中被命運之手擺佈,幾經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最終落得如此下場,吳驤的命運實在讓人感慨萬千。然而他的兒子吳三桂卻是這場歷史劇變的受益者,多爾袞兌現了自己的承諾,封吳三桂為平西王,授以兵權,令其直取北京。多爾袞則統領八旗大軍隨後跟上。

大戰山海關(2)

此時多爾袞的一個行為,體現了他比李自成高明的地方,他“誓諸將勿殺不辜,掠財物,焚廬舍,不如約者罪之。諭官民以取殘不殺之意”,以至於“民大悅,竄匿山谷者爭還鄉里迎降。大軍所過州縣及沿邊將吏皆開門款附”。當然“民大悅”等等效果很有可能是史官為大清朝歌功頌德所作的杜撰,但是多爾袞的行為至少是一種姿態,為自己贏得了道義上的優勢。所以有理由相信,多爾袞的這幾條禁令,是得到了貫徹執行的,而並非像李自成那樣進了北京之後就軍紀不整。而李自成逃回北京之後,深知北京已經無法守住,決定撤出北京,回自己老家陝西,以關中為基地,謀求東山再起。於是在四月二十九日抓緊時間登基做了皇上,第二天又抓緊時間撤出了北京。進京離京,前後正好四十二天。傳說當時陳圓圓對李自成說:“妾身若隨大王西行,只怕吳將軍為了妾身而窮追不捨;不如將妾身留在京師,還可作為緩兵之計!”結果李自成果真將陳圓圓留在了北京,留給了吳三桂。陳圓圓和吳驤一樣,都是在亂世中無力掌握自己命運的人。五月初二,多爾袞率大軍進駐北京。進京之前,多爾袞就大造輿論,聲稱清軍入關是“為爾復君父仇,非殺爾百姓,今所謀唯闖賊,吏來複歸其位,民來複歸其業”。進京之後又下令為崇禎帝服喪;官員只要剃髮歸順,中央官員照舊錄用,地方官員各升一級;大明原朱姓各王只要歸順就可以保留王爵等等,總之是盡力為大清爭取人心。正所謂師出須有名,名不正則言不順;這一下名正言順,從此就可以開始真正的“席捲天下”了。

席捲天下(1)

看過體育比賽的人都知道,競技體育當中,氣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佔據了氣勢上的優勢,即使對手還很強大,同樣可以戰而勝之。用兩個成語描述就是:一鼓作氣,勢如破竹。入關後的滿清八旗鐵騎,就是憑著這樣一股氣勢,迅速掃平了逐鹿中原的其他所有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