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四年(李自成於崇禎三年正式加入起義軍)的李自成來說,勝,則一統天下;敗,則功敗垂成。對反覆無常,已經激怒了李自成的吳三桂來說,勝,則榮華富貴;敗,則性命難保。對後方不穩,處於滿清宮廷內部鬥爭的激流險灘中的多爾袞來說,勝,則建功立業;敗,則無路可退。面對即將展開的大戰,他們將會懷著怎樣的心情?
是有必勝之信心?還是也忐忑不安,心中惴惴?
這也是決定中國日後命運的一場大決戰。李自成在聽說吳三桂變卦之後,大怒,於四月十三日和劉宗敏一起親率大軍二十萬離京,軍中還壓著吳三桂的父親吳驤。二十一日包圍了山海關,同時派唐通率兵從一片石越出關外,意欲阻擋多爾袞對吳三桂的增援。然而唐通的這支小部隊實在無力阻擋多爾袞的八旗鐵騎,當日就被擊潰。多爾袞遂於二十二日率軍抵達山海關,吳三桂開關相迎,滿清鐵騎屯於關內。此時李自成已經做好了大戰的準備:二十萬大軍一字排開,布成一字長蛇陣,自北山綿延直至海邊,嚴陣以待。山海關開關迎敵,先鋒軍正是吳三桂的人馬。史書記載,當日大風,塵沙蔽天。好一場天昏地暗的大戰!李自成與吳三桂激戰正酣:吳三桂雖然驍勇善戰,但畢竟兵微將寡,漸漸落了下風。就在吳三桂的人馬即將被擊潰的時候,忽然山海關城門重又大開,多爾袞的鐵騎滾滾而出,勢不可擋。李自成的農民軍一潰四十里,李自成本人逃回北京。山海關腳下的這場大戰的確是驚心動魄,最後的結局是以李自成的失敗和吳三桂、多爾袞的勝利而告終。對於這樣一場決定中國命運的戰爭,應該仔細去分析一下各方勝敗得失的原因:從勝利方吳三桂、多爾袞來說,在二十二日多爾袞到達山海關之後,雙方肯定是先迅速達成了政治上的協議並相互做了保證。雙方都是前途未卜,肯定不能貿然就聯合起來。協議的內容無外乎以下幾點:首先吳三桂要確保自己能夠永遠掌握兵權,否則性命就會懸於他人之手;其次對於多爾袞來說,要確保吳三桂在以後的滿清內部宮廷鬥爭中要站在自己這一邊,這也是必然的;第三,就是當下齊心協力,先打敗李自成!
至於吳三桂的榮華富貴,倒是不必多說的。
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這場戰爭的具體戰術了。很顯然,多爾袞才是對抗李自成大軍的主力,八旗鐵騎剛剛趕到,勞師以遠,中途還和李自成派出關的唐通所部打了一次,要恢復完全的戰鬥力,吳三桂就必須為多爾袞贏得儘可能多的休整時間。吳三桂的軍隊是原大明遼東軍的精銳,要抵擋李自成一段時間還是不難做到,但是關鍵在於吳三桂就這麼點政治資本,要是拿去和李自成拼光了可就沒有討價還價的本錢了。所以這也是支援上述關於政治協議之揣測的一個理由:事實上吳三桂是真的和李自成拼了,為多爾袞爭取了儘量多的時間。再從李自成的角度來說,他本次戰役的失敗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他所面臨的敵人之強大,可以說是他平生所未見的。李自成十四年來一直和大明的剿匪官軍作戰,剿匪官軍中雖說也有洪承疇、左良玉等名將帶的軍隊,但大明朝上上下下腐敗透頂,除了少數精銳,軍隊的整體戰鬥力強不到哪裡去,否則也不會讓流寇越剿越多了。而這次李自成面對的敵手是吳三桂和多爾袞的聯軍,吳三桂所部是大明朝最最精銳的部隊,而多爾袞的八旗鐵騎在當時是橫掃天下、戰無不勝的,連蒙古人都已經被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收服,對滿清歲歲來朝,八旗軍戰鬥力之強悍,可見一斑。其次就是他似乎沒有預料到多爾袞會這麼快到達山海關並參戰。這一點其實很成疑問,按理說多爾袞在如此微妙的形勢下必然會來混水摸魚,猜也能猜到;而且李自成曾經派唐通出關狙擊多爾袞,唐通既然戰敗,訊息必定會傳到李自成耳朵裡。但是所有的史書都說李自成在面對多爾袞的時候“猝不及防”,不知是何緣故。也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