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又受內在秉賦影響,而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華老頭的臭脾氣改不掉,最終還是走到這一步啦。
——早知道就根本不把他推薦給曹操了,容其即於江湖漂流,說不定倒能落個好死……
只是事情既然走到了一步,懊悔也終究無用。在原本的歷史上,還不是荀攸、張機勸說的曹操,而是曹家班第一人荀彧相諫,即便如此,曹操都不肯饒過了華佗。一則華老頭確實有取死之道、該死之處,二則無論曹操還是荀彧,其實都沒怎麼把醫生太放在眼裡,故此荀文若未必肯於力諫,曹操也可以完全不賣你這個面子。
那麼自己呢?自己能不能勸得曹操寬放華佗?會不會如同仲達所擔心的,反倒引火燒身?罷了,罷了,成與不成,總得先試試再說——當即請司馬懿易以良駒,他要千里疾馳,快馬趕回安邑去救華元化!(未完待續。。)
第三十一章、曹氏麟兒
其實對於能不能救下華佗的性命來,是勳心裡並沒有什麼底。近年來隨著曹操的勢力極大膨脹,名位日尊,威福日重,性格中驕傲甚至剛愎的一面也逐漸凸顯出來——執法唯恐不嚴,殺人唯恐不勝,專斷自為,諫言每難入耳。尤其是良師益友荀彧之死,可以說斬斷了曹操與凡塵俗世的最後一道連結——說白了,曹操快成神了,哪兒還聽得進去人話啊!
雖說荀彧跟曹操的政治理念有所分歧,終究識之於微末,輔之以起兵,那感情羈絆不是旁人所可以比擬的——此亦是勳欲保全荀文若性命之主因也。但很可惜的,他最終卻還是失敗了,荀彧撞柱自盡。比起荀彧來,別說什麼荀攸、董昭、程昱,就連頂著親戚光環的曹仁、夏侯惇,乃至是勳,在曹操心目中都沒有那麼重要,說出來的話,曹操真未必回回聽得進去。
這是一方面,而另外一方面,是勳雖然善逞口舌之利,但同樣的招數很難反覆對同一個聰明人使用,他那套辯論技巧玩兒得多了,曹操逐漸也產生出了免疫力。是勳挺慶幸相關助商賈、興水軍、立科舉、變制度等等超脫於時代之上的新理念,他在很早以前就開始向曹操透過口風啦,潛移默化之下,曹操乃可逐漸接受——這要是等到此刻才想起來跟曹操進言,估計九成九會被當場打了回票。
在原本的歷史上,某些傻瓜瞧不清楚這一點,還以為曹操跟初識那會兒性情相同。不會有絲毫改變呢。於是還循著舊有的路數侍奉之。該面折直諫就面折直諫,該耍小聰明就耍小聰明,結果都落了個沒下場——比方說毛玠和楊休。是勳可是前一世便完整地瞭解過曹操波瀾壯闊的生涯,從年輕直到年老,從出仕直到去世,對於曹操性格中的弱點、缺點,以及老來昏耄之態,早便有所認識。或有思想準備。故此雖為姻親,卻絕不敢恃寵而驕,始終擺正自己為人臣子的位置。
在內心深處,他並不覺得人與人之間有什麼高下之分,可在表面上,是絕不敢把曹操當普通親戚、上級或者老朋友來對待的。
所以說,在原本歷史上連荀彧都勸不動曹操,在這條時間線上荀攸已經鎩羽而歸了,自己究竟能否說服曹操,赦免華佗的死罪呢?他心裡還真沒有底。
誠然。華佗在這時代是如同國寶一般的存在,問題士大夫們普遍沒人把他當寶。卻當妄操賤業的小人,是勳可以逆潮流而思,卻不敢隨便逆潮流而動。華佗再重要,若為救他而觸及曹操逆鱗,反倒傷害到自己的利益,是勳也並非求仁而不懼死的志士,他必不肯為。
所以說,該勸說歸勸說,否則自己良心上過不去,倘若勸說失敗,亦絕不敢強爭,既無益於事,又損及個人也。只是,華佗反正是老了,死就死吧,他那些醫案,也包括“麻沸散”的配方,可是民族瑰寶,最好能夠保全下來啊。
當初是勳把華佗接到許都,薦於曹操,那時候就打算問華佗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