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嗎?利用這個機會。把董家那些老朽全都扯下馬來,我扶你上臺,你從此得以一吐胸中積鬱,大展長才,而我也可以放心董家,相信他們不會再跟袁氏有所苟且,此非你我皆得其利之事乎?
——董蒙認為是勳是這樣想的,是勳自然也希望對方認定自己是這樣想的。然而事實上,是勳的目的,是要趁機給河東顯族一大重擊,削弱他們的實力。
他在前一世曾經讀過不少穿越文,很多作者喜歡把世家門閥描繪成主導社會輿論,甚至一定程度上能夠主導歷史發展的一大勢力。寫小說肯定要如此,要豎立一個強大的敵對面,給主角創造一重又一重的壓力和危難,然而在真實的歷史上,世家門閥作為一個整體的階層,確實在魏晉以後,直到唐朝前期,擁有巨大的力量,然而散至個體,卻也不過爾爾。
更重要的是,在這年月,包括世家、寒門、庶民在內,任何一個階層都缺乏足夠的階級自覺性,他們很少能夠站在統一的立場上去看待社會問題。這也是是勳敢於發明印刷術的主要原因,從歷史大勢來看,印刷術使獲得知識的成本下降,使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普及,是動搖世家根基的一柄利刃,但身處局中,很少有人能夠看得清,從而加以反對——再說了,單獨二三個體就算是先知,又能掀起多大風浪來?
曹操當年在兗州,不僅僅是處死邊讓而已,還為了穩固自身的統治,利用手中的權力,大肆打擊世家門閥,後來“小霸王”孫策在江東也是這麼幹的——因為世家出於門第的優越感和地方保護主義,不肯與外來者合作——所以才遭到反噬。可即便曹操在兗州已經搞得世家側目,要是沒有張邈、陳宮領頭,沒有呂布入兗,各家族也鬧不出什麼大事兒來。普通下點兒小絆子,豈曹孟德之類雄才所畏懼者乎?
魏晉以後,世家基本上壟斷了朝中高階職務,也就是說,朝廷皆為各大家族所把持,所以他們的力量才能更上一個臺階,甚至可以左右天子的廢立、王朝的更迭。但在“九品中正制”出臺之前,就總體而言,他們卻還做不到這一點——單個的世家根本無法與王權、霸權相抗衡,更多的世家,則利益很難統一起來。
所以是勳在沒有真憑實據的前提下,固然收拾不了董家,但如今把董蒙捏在手中,有他的人證,那便並非難事啦。當然,董家與其他家族不同,祖上為儒家之聖,世代還與劉氏皇族聯姻,身為儒生和漢官的是勳,做事不能做絕,否則必遭物議。
倘若是柳氏或者衛氏,那便毫無顧忌了,可連根剷除之也。這也是董氏敢於嫁禍衛氏的緣由所在——朝中只有一個衛覬為援,那又算得了什麼?是勳真想幹,分分鐘可將其掃平。
既然不能一腳把董家徹底踹翻,那還不如收入自己掌握之中——眼前的董蒙,不就是個最好的槍手嗎?董蒙有智慧,有野心,有怨氣,更重要的是,如今他已經被自己揪住了小辮子,輕易脫身不得啦。一朝之臣,有忠有奸,一族之內亦然,而這董蒙,分明就是個奸的,大可以毒攻毒……
“今天下紛亂,漢室衰頹,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正仁人志士奮發之際,亦英雄壯士建功之時。而卿雖抱宏圖遠志,養至德殊才,卻為家中老朽抑壓,不得顯揚於世,吾實為卿憾之……”
是勳的聲音是那麼柔和、深沉,在此刻的董蒙聽來,彷彿身陷夢魘之中,得聞世外之響……只可惜這年月佛教才剛傳入,還不流行,否則他大概會本能地想到:這難道便是魔鬼誘惑世人的聲音嗎?
於是在是勳的引導下,董蒙迷迷糊糊地寫下了整件事情的過程,並且簽下姓名,按下指印。當然啦,前因後果,關鍵之處,做了微妙的修正——
董勳自去年逃離許都,來投河東董氏,族中長老商議過後,即將其藏匿於家中,董蒙並未參預此事。董氏暗通袁紹,欲使董勳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