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裡,只是捱了一小罵。這麼一位通電聖手,還曾經被人大罵過,罵的十分刻毒悽慘,而且還就罵在他最得意的通電上。

罵他的人,就是自稱“鐵肩辣手”的民國報界名人邵飄萍。

邵飄萍是民國報界的第一號鐵骨頭,也是民國報界第一號名記者。他於1918年1月在北京創辦了一份報紙,取名為《京報》,主張言論自由,專門針砭實事,揭發官僚和軍閥的弊端,因此極得讀者喜歡,代派處很快遍及全國。說句題外話,90多年以後,北京有一份一塊錢能買幾十版的新報紙也起了同樣的名字,在發行前期大作宣傳,後來大概是有熟悉前朝歷史的人琢磨出這名字容易引起聯想,就在前面加了個新字。

邵飄萍是天生的記者,極有探究精神,以“開著汽車搶新聞”而聞名京津,總能想出種種匪夷所思的辦法,令後世狗仔隊都自愧弗如。

他嗜好在北京各大酒樓請客,而且特別怪的是,每回都跟政府高官設宴的時間重合。有一次段祺瑞和張志譚、曹汝霖幾個內閣成員去北京飯店吃飯,邵飄萍就把隔壁包下來,把耳朵貼著包廂牆壁,邊聽邊在電報紙上抄好。每抄好一段,他就把電報紙遞給守在門口的腳踏車伕,車伕騎著腳踏車送到報館,報館發電到上海總館。第二天內閣成員上了班,端起茶展開報紙剛看一眼,一杯茶全噴出來,自己昨天席間的話,今天就已經上了《京報》了。這份效率,現在也沒幾家報紙能做到。

甚至為了抓料,他敢帶著自己的夫人湯修慧去逛八大胡同的窯子。湯修慧是江蘇人,能跟窯子裡的南班姑娘交談,聽她們訴苦。憑藉這個情報渠道,邵飄萍從曹錕的親信李存青那裡挖出了曹錕賄選大總統的重大新聞,在《京報》上以頭版登出。曹錕大怒,下令查封《京報》,通緝邵飄萍。後來《京報》復開,邵飄萍在北京閒不住,一人一車單槍匹馬去了山西給閻錫山作專訪——要知道,那會兒兵荒馬亂,可不像現在有石太高速公路。

邵飄萍一生堅持新聞自由,認為記者和報紙是超越政治的,所以從不屈從政治壓力,想報道什麼就報道什麼,以直言不諱的社論而著稱,骨頭極硬。郭松齡反叛張作霖的時候,邵飄萍十分欣賞郭,發表了不少社論表示支援。張作霖派人送去30萬大洋,企圖收買他,邵絲毫不為所動,直接把錢摔出了門,說就算被槍斃了也不怕。

1926年初,張學良在東北入關,吳佩孚攻入河南北上,奉、直兩系合擊從直系倒戈而出的馮玉祥,逼得國民軍退出京津,困守南口。邵飄萍煩透了這些軍閥,非常同情馮玉祥,一直在報紙上為馮玉祥搖旗吶喊。奉軍進入北京以後,曹錕復出。一向看不起曹錕的邵飄萍這次決心玩兒一把大的,他不聽其他編輯的意見,自作主張作了一期《京報》的特刊,要學古代的禰衡,把這些直、奉大佬們好好罵一個痛快。

他把軍閥們的照片一張一張全放在了頭版,每個人照片底下還加了一個外號。張作霖就是“奉民公敵”、李景林是“直系公敵”、張宗昌是“魯系公敵”。可寫到吳佩孚的時候,邵飄萍卻犯了難。

雖然第二次直奉戰爭吳佩孚大敗,每況愈下,可他無論在官場還是在民間聲望仍舊很高,這麼多年的通電積累,老百姓都知道吳佩孚是個動輒通電為民眾著想的好人。對此邵飄萍頗感棘手,知道不能簡單第把他寫成“豫系公敵”、“鄂系公敵”啥的,那等於是幫吳佩孚。

想了許久,邵飄萍眼睛突然一亮。有了!你吳佩孚不是最喜歡為老百姓通電喊話和平麼?不是最喜歡說什麼“同種殘殺,尤足痛心”麼?你看看你的作為,和你說的是不是不同?這麼多年來,你看看你打的仗,為國為民的是哪一仗?為直系為曹錕為你吳某人自己的,又是哪一仗?你當年通電罵皖系禍國殃民,為什麼又甘為段祺瑞走犬?你當年通電罵奉系是國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