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其他人也會對自己做出利他性行為。
利他主義為什麼依然是人類基因組的一部分做出了另一個解釋:女性相信那些有著明顯利他主義傾向的男性會是好父親。
2、親社會行為的動機
巴特森(Daniel Batson)指出,有四種力量使人們為公共利益做貢獻:
* 利他主義:一種有益於他人的行為。
* 自我主義:一種絕對以自我利益為中心的親社會行為。
* 集體主義:一種有利於某一特定群體的親社會行為。
* 規則主義:一種支援道德原則的親社會行為。
巴特森同情—利他主義假設的證據:當你對他人產生同情時,這種感情就會產生一種提供幫助的動機。立刻產生的利他情緒比抽象的公平目標更強烈。
3、親社會行為的情境效應
旁觀者介入(bystander intervention)——人們想幫助處於麻煩的陌生人的意願——是和情境的每一個特性相關的。
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當有不止一個人能夠在緊急事件中幫忙的時候,人們經常會假設其他人會或應該幫忙——於是他們自己就會退縮或不幫忙。
(1)旁觀者必須注意到緊急事件
幫助他人的行為取決於花費一定的時間對情境做出準確的評價。
(2)旁觀者必須認定事件為緊急事件
(3)旁觀者一定要感覺到責任
不介入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責任的分散。
二、攻擊
攻擊(aggression)行為
洛倫茲(Karl Lorenz):《論攻擊》(on Aggression) :人類沒有進化出適當的機制來抑制自己的攻擊衝動。直到發明武器之前,這些抑制的機制也沒有進化出來。
研究者發現與洛倫茲不同的兩點:第一,其他許多動物也具有同樣的攻擊行為。第二,人類對自己攻擊行為的控制力量要比洛倫茲認為的更強。
求生的動機可能賦予了大多數物種某些暴力形式的天生傾向性。
1、個體差異
某些個體的攻擊性比其他人更可能具有遺傳基礎。
如果人們的丘腦經歷了不適當的刺激,它們就可能不能夠抑制消極的情感而導致攻擊行為。
存在於血液中的複合胺如果出現問題的話,可能會削弱大腦調節消極情感和衝動性行為的能力。
最富有攻擊性的男孩具有最強的應激反應。
衝動性攻擊(impulsive aggression)是個體對情境的反應,是由情感驅動的,最激烈的反應為攻擊行為。
工具性攻擊行為(instrumental aggression)是有目標指導和認識基礎的攻擊。
2、情境影響
(1)挫折…攻擊假設
挫折——攻擊假設(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 )挫折在人們獲取目標受到妨礙的情境下出現,而出現挫折後人們比平時更可能表現出攻擊行為。
人們對於失業的過度恐懼限制了由挫折所導致的暴力傾向
(2)溫度和攻擊行為
溫度與人們的攻擊行為之間有密切關係。
在溫暖的天氣裡、晚上9點到凌晨3點,較容易發生攻擊行為。
(3)直接地激怒和擴大化
直接挑釁的結果同那些將會導致攻擊行為的消極情境因素具有同樣的效應。
一個擴大的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