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仔細分析又不像,如果曹操對劉備的“密言”發生在“青梅煮酒論
英雄”的許昌,他洩露給袁紹就應該是與曹操決裂改投袁紹之後,但這個時候已經不存在“紹知操有圖已之意”了,因為這時袁、曹對決已經開始,這件事天下人都已經知道了,不用劉備再去告密。如果不是這時,劉備能周旋與曹操、袁紹之間的,也唯有董卓之亂前在洛陽時,也就是劉備隨曹操到沛國募兵前後,這個時候袁紹權勢很大,曹操等人事實上都在聽從袁紹的調遣,但曹操又極看不上袁紹的為人,不止一次表達過對袁紹的輕視,也許跟劉備聊起過什麼,而劉備轉眼報告給了袁紹,曹操很後悔,不惜咬爛舌頭作為“失言之戒”。如果是這樣的話,說明劉備在洛陽那段時間雖然地位並不太高,但卻比較活躍,能跟袁紹、曹操這樣的重量級人物經常來往,並且與曹操的關係挺密切,曹操可以把一些知心話跟他說。
以後,曹操在陳留郡的已吾起兵,參加了酸棗會盟,一步步壯大實力,當上了兗州牧,成為一路諸侯。劉備等人在高唐縣也沒有幹太長時間,老同學公孫瓚在幽州事業越來越發達,劉備轉投公孫瓚,被公孫瓚任命為平原國相,相當於郡太守。兗州牧曹操跟徐州牧陶謙爆發了戰爭,曹操三徵徐州,而陶謙是公孫瓚的盟友,公孫瓚派劉備等人援助陶謙,在郯城保衛戰中劉備與曹操直接在戰場上相見,昔日的戰友成為今天的敵人。
陶謙死後劉備接掌了徐州,還沒等曹操與他刀兵相見,劉備自己這邊先出了事,四處遊蕩的呂布被曹操打得無路可走,到徐州來投劉備,劉備缺乏警惕收留了呂布,結果呂布與袁術串通趁劉備與袁術交戰之機背後下手,把劉備趕出了徐州,儘管後來雙方達成了諒解,但劉備與呂布的矛盾依然很深,官渡之戰前,曹操下決心解決呂布,劉備投靠了曹操,被曹操任命為豫州牧、左將軍,這是他們第二次合作。
儘管曹操手下不少人勸他殺掉劉備,以免後患,但曹操始終沒有動手。劉備在曹操那裡一直心存不安,加上他暗中參與了董承謀反事件,乾脆一走了之,不久與曹操翻臉,之後轉投袁紹。官渡之戰後,劉備又轉投了劉表,後來發生了赤壁之戰,劉備聯合孫權打敗了曹操,扳回了關鍵的一局。
縱觀赤壁之戰前,劉備與曹操有過合作也有過鬥爭,他們之間多次發生正面衝突,總是以劉備的失敗而告終,劉備還沒有實力與曹操過招,他甚至一聽說曹操親自來*他就不戰而逃。但是曹操對劉備評價頗高,認為他是一個英雄。曹操這樣的評價來自於他對劉備身上鍥而不捨的頑強精神的讚賞,劉備出身低下,靠著自己的奮鬥一步步走來,真正應著那句話:“不放棄,不拋棄。”劉備多次陷入險境和低谷,但最後都挺了過來,這種品質是曹操最欣賞的。曹操自己的經歷也跟劉備差不多,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但又不斷遇到挫折和失敗。由於雙方類似的經歷和性格中某方面的共同之處,曹操對劉備有惺惺相惜之感。
赤壁之戰給了劉備以自信,原來無比強大的曹操也是可以戰勝的。赤壁之戰後,曹操的事業有點走下坡路,而劉備則迅速崛起,兩股勢頭不同的力量終於爆發了一對決,這就是漢中之戰。此戰由劉備和曹操親自指揮,曹操這時已經六十多歲,進入了“烈士暮年”,而劉備還不到六十歲。劉備傾其所有務求打贏這場戰爭,整個益州都被動員起來,結果劉備勝出,曹操的勢力退出了漢中,劉備自稱漢中王。
曹操六十六歲時死的,劉備比曹操多活了三年。他們一生的經歷有許多不同,他們的性格也有很大差異,但他們活躍在同一段歷史舞臺上,有時互為朋友,有時互為敵手,彼此相當熟悉和了解,都對漢末歷史的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
玖 酸棗會盟必然失敗的原因(1)
《漢末英雄記》把王匡、孔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