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禪林深處,有一片被歲月輕柔撫摸的竹林,翠色慾滴,清風徐來,竹葉沙沙作響,彷彿是大自然最悠揚的樂章。竹林深處,隱藏著一座古樸的禪寺,名曰“淨心庵”,這裡住著一位智慧深邃的老禪師,法號慧明。
一日,正值盛夏,烈日如火,烤得大地滾燙,連空氣中都瀰漫著一種焦躁的氣息。慧明禪師端坐於禪房之中,閉目凝神,境隨心轉,不為外物所動。忽聞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伴隨著一陣喘息,一名年輕僧人滿頭大汗地闖入,神色焦急。
“師父,山下村莊遭遇旱災,百姓苦不堪言,急需我們的幫助。”年輕僧人語帶急切,眼神中滿是對世態炎涼的憂慮。
慧明禪師緩緩睜開眼,目光深邃而溫和,他輕輕點頭,道:“善哉,善哉。吾等修行之人,當以慈悲為懷,速去準備,隨我下山。”
言罷,禪師起身,步入後院,只見院中蓮花池中,幾朵白蓮在烈日下依然亭亭玉立,清香四溢,彷彿是在這酷熱中唯一的清涼之地。
慧明禪師輕撫花瓣,微微一笑,心中暗自思量:“世間萬物,皆有因果,但修行人若是為自身求安樂,此貪吝之心,實乃修行之大礙。”
一行人踏上蜿蜒的山路,烈日當空,山路兩旁草木低垂,似也難耐酷暑。途中,一老嫗步履蹣跚,手捧破碗,沿路乞討,面容憔悴。年輕僧人見狀,眉頭微皺,似有不忍,卻又猶豫不前,生怕這炎炎烈日會耗盡自己的體力。
慧明禪師看在眼裡,不動聲色,待行至老嫗身旁時,他停下腳步,從袖中取出一枚銅錢,輕輕放入老嫗碗中,併合十為禮,溫言道:“施主,願此微薄之力能解您一時之困。”
老嫗抬頭,眼中閃過一絲驚訝與感激,連聲道謝。這一幕,讓年輕僧人心中一震,他恍然大悟,原來真正的佈施,不僅僅是物質的給予,更是心靈的慈悲與無私。
行至村莊,只見田地乾裂,百姓面黃肌瘦,一片淒涼景象。慧明禪師帶領眾人,不僅送去了糧食和水源,更親自指導村民如何節水灌溉,傳授生存之道。他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智慧與慈悲,讓村民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與希望。
夕陽西下,餘暉灑滿大地,慧明禪師與年輕僧人返回禪寺。路上,年輕僧人終於忍不住心中的疑惑,問道:“師父,世人皆言佈施需財物,您為何說連舉手之勞也是佈施?”
慧明禪師停下腳步,望向遠方漸漸沉沒的夕陽,語氣溫和而深邃:
“世間萬物,皆有其道。佈施者,非僅財物之施,更是心之施。你我舉手投足間,若能給予他人方便,減少其苦難,這便是最大的佈施。貪吝之心,源於自我之執,若能以智慧觀照,識破善惡,放下貪念,方能真正體悟佛法之真諦。”
言畢,慧明禪師繼續前行,背影在夕陽下拉長,顯得格外莊嚴而神聖。年輕僧人緊隨其後,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明悟與堅定,他知道,從今往後,他將以更加慈悲與智慧的心,去踐行佛法的真諦,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竹林依舊,清風徐來,彷彿一切都未曾改變,但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顆顆慈悲與智慧的種子,正悄然生根發芽,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禪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