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她美麗的大眼睛,含著淚花盯著我說:“石格,你究竟有沒有愛過我?”那晚,我始終沒有回答她——其實,我是愛她的。後來,我拋棄了羅伊妮,她在嫁給別人之前也問我:“你愛過我嗎?”我脫口而出說:“我愛你。”其實,我是不愛她的。(關於這段感情,以及楊萬里去沙漠的畫畫的事,請看《主治醫師》)

我想到這裡感覺窒息、想吐,全身乏力。

我說: “我拒絕回答這個問題!”

“你只需要回答‘是’,還是‘不是’便是了。你已經完全一半的問題了。還有,你頭晃動太厲害,請專注,不要動!”

“這……好的。”

“你為什麼要翻譯佉盧文?有什麼用途?”

“因為,我朋友死了,我想知道他臨終前想跟我說什麼?”

“好的,你的測試透過,不過你心理狀態不太好。”

“為什麼?”

“第一,你迴避你的愛情,忘記等於背叛;第二,你在回答第一個問題時,說不吃魚餌的魚是死魚。其實,不愛吃那種魚餌也是一個原因呀。你人生比較悲觀。”

“哦,原來是這樣。”

“發佉盧文過來吧。”

為了安全起見,我把四行文字拆開,發給藍驪中間兩行拆字,預防文字全部洩露出去。佉盧文如英語一樣,由它的字母組成,但四行佉盧文的字母幾乎都並在一起,我按字行間的直覺把它們硬分開。

藍驪過了一會,發簡訊給我:“你的文字都拆錯了,不過,我可以重組,但如果錯了,你不要怪我。我發現你不信任我。”

“我沒有測試過你,怎麼可以一下子相信你,也許你是盜墓分子。”

“呵呵,我現在發給你譯文:雅丹最高峰,蝴蝶顯身處。”

突然,我感覺混身不舒服,說:“非常感謝您!我要睡覺了,如果還有佉盧文,可以繼續找你翻譯嗎?”

“可以,早休。”

我立即關閉影片,拿著紙巾拼命擦額頭上的汗珠。

蝴蝶效應(2)

11月6日,樓蘭專家楊振華教授作客深圳演講,內容是《樓蘭古國消失的真正原因》。我決定請他翻譯剩餘的兩行佉盧文。為了開車去深圳市區,我不敢吃抗抑鬱藥阿米替林,因它的副作是嗜睡,吃了開車極危險。一路上,我額頭彷彿戴著一副緊匝咒,鼻塞氣喘,全身乏力,勉強開車去市區。

下午兩點,我來到深圳藝術大講堂現場。

我匆匆跑進深圳藝術大講堂門口,正擔心買不到票進場時,發現門口不少學生在兜賣門票。一個女孩子拿著票送到我跟前,我瞟一眼,見票價50元,便對她說:“20元,賣不賣?”那女孩子猶豫起來,因為講座即將開始了。她沉默一會,抬起頭說:“給你。”

我拿著票走進會堂。金黃色的燈光下,一個風度翩翩的中年學者站在臺上。我看見前排還有零星幾個座位,隨便找一個坐下去。楊教授旁邊是一個美女主持人,身上的西服讓人感覺她的知性與睿智。

她臉帶微笑說:“在《聖經》馬太福音二25章有這樣一句話:凡有的加給他多餘,讓他更富有;凡沒有的,連他的所有的都奪過來。意思是,富者越富,窮者越窮,這叫馬太效應。1968年,美國科學史研究者羅伯特•莫頓首次用‘馬太效應’來描述這種社會心理現象,他說‘對已有相當聲譽的科學家做出的貢獻給予的榮譽越來越多,而對於那些還沒有出名的科學家則不肯承認他們的成績’。楊振華教授卻打破這個定律,雖然他研究樓蘭起步比較慢,卻短短几年取得輝煌的成就,贏得考古界的無數讚譽!現在,有請楊振華教授給我講《樓蘭古國消失的真正原因》!”

隨著主持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