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政治腐敗和警察例行公務等主題。諸如理查德?康特(RichardConte)、伯特?蘭開斯特(BurtLancaster)、查爾斯?麥格勞(CharlesMcGraw)等較少浪漫成分的主人公更適合這一階段,哈薩維、達辛和卡贊等無產階級導演也是如此。這一階段現實主義的城市景象可以從下列影片中找到:《間諜戰》、《殺手們》、《不公平的遭遇》、《海角之魂》(ActofViolence)、《聯邦陣站》、《死亡之吻》、《三更天》(JohnnyO’Clock)、《邪惡之力》(ForceofEvil)、《血海仇》、《騎上粉紅馬》、《逃獄雪冤》(DarkPassage)、《城市的呼喊》(CryoftheCity)、《出賣皮肉的人》、《一絲不苟的人》、《反案記》、《血濺虎頭門》、《大鐘》(TheBigClock)、《賊之高速公路》(ThievesHighway)、《殘酷無情》(Ruthless)、《誘惑》(Pitfall)、《作法自斃》(Boomerang!)和《不夜城》
(TheNakedCity)。
黑色電影的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階段1949年至1953年,是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黑色電影筆記(6)
精神病行為和自殺衝動的時期。黑色電影的主人公們在經歷了十年的失望情緒重壓之後,開始發狂了。精神病殺手,在第一個階段中曾是值得研究的物件(《陰陽鏡》中的奧莉維亞?德哈維蘭),在第二個階段成為次要的威脅(《死亡之吻》中的理查德?威德馬克[RichardWidmark]),現在,他們變成了活躍的主人公(《吻別明天》中的詹姆斯?卡格尼'JamesCagney')。卡格尼神經質地捲土重來,他身上的不穩定性堪比羅伯特?萊恩、李?馬文(LeeMarvin)這
些年輕演員。這是屬於B級片黑色電影的時期,屬於尼古拉斯?雷(NicolasRay)和沃爾什這類傾向於精神分析的導演的時期。這種
人格崩潰的力量反映在下列影片中:《白熱》、《槍瘋》(GunCrazy)、《送達醫院已死》、《捉》(Caught)、《以夜為生》、《鐵牛金剛》、《吻別明天》、《偵探故事》(DetectiveStory)、《孤獨地方》(InaLonelyPlace)、《本陪審團》、《撲克王》、《圍殲街頭》(PanicintheStreets)、
《大熱》、《危險邊緣》(OnDangerousGround)和《日落大道》。
第三階段是黑色電影的精華時期。有些影評人可能更喜歡早
期的“灰色”情節劇,另一些則更偏愛戰後的“街頭”電影,但黑色電影的最後這一階段最具美學和社會學的穿透力。經過十年對浪漫主義傳統準則的堅決擺脫,後期黑色電影終於抓住了時代的病根:公眾榮譽感、英雄主義的傳統準則、人格完整性,最後是心理的穩定性,都已喪失。第三階段的影片有著一種痛苦的自覺;它們似乎明白,自己正站在一個以絕望和崩潰為基礎的漫長傳統的盡頭,卻並不迴避這個事實。最好和最具特色的黑色電影———《槍瘋》、《白熱》、《旋渦之外》、《吻別明天》、《送達醫院已死》、《以夜維生》、《大熱》———站在了這一時期的終點上,它們都是自覺性的產物。第三階段中,充滿了代表著終點的黑色電影主人公:《大熱》和《鐵牛金剛》是城市警察的終結,《撲克王》是新聞記者的終結,由維克托?薩維爾(VictorSaville)製作的斯皮雷恩(MickeySpillane)系列電影(《以法官的名義》、《長久等待》'TheLongWait'、《死吻》)是私家偵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