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它能站得住腳,羅塞里尼就會說,它必然也會和所有人都有關係。當被問及《路易十四的崛起》是如何與今天的我們產生關係時,他回答道:“我不知道,我也不在乎。重要的是要了解歷史的事實,因為這樣可以以史為鏡。”(《媒介》,1967—1968年冬季刊)電影中的路易十四首先是歷史上的路易十四,正是羅塞里尼的方法令歷史能夠以這樣一種有意義的方式被呈現出來。你只有先認識到用電影來呈現歷史上的路易

十四需要多少勇氣和天才,才能真正地欣賞羅塞里尼的成就。

羅塞里尼的貢獻是簡單但卻關鍵的;他允許過去獨自成立;

他將很多歷史和藝術的線索搭配在一起,令它們揭示出其內在的真實。和許多視覺構圖和結構的大師一樣,羅塞里尼的力量在於,他有能力任由畫面自己揭示自己,而非由他來讓畫面揭示自己。他不會在畫面上強加任何情感或評論手段:它不是被拿來扭曲或旋轉的,不是被拿來奔跑或跳躍的,不是被拿來隱藏或埋伏的。羅塞里尼對攝影機鏡頭拍下的畫面十分尊敬,尊敬它的構圖和充滿力量的線條,尊重它的“內在動力”。《路易十四的崛起》為我們例證了一種藝術手段上徹底的節約。片中有許多長度達到或超過兩分鐘的鏡頭,而橫向的運動鏡頭卻被減到了不能再少。動作和舞美在畫面內得到精確的組織,攝影機從一個固定位置來拍攝它們。佈景是固定的:人物走到布

羅伯託·羅塞里尼:《路易十四的崛起》(5)

景之中,討論或瑣碎或重要的事情,然後再走出佈景。影片的重點始終放在了浮華的舞美之上,放在了精心製作的巴洛克後期的凡爾賽宮和17世紀的法國之上。很少有什麼“表演”,演員都是非職業演員,他們生硬地背誦出自己的臺詞,剪輯也是極端簡單的,只

起到最基本的功能性,只為將一幅幅畫面粘在一起而存在。

但是,所有這些看似無足輕重的技巧都存在於導演羅塞里尼

的統一指揮之下。設定每格畫面,為其排定順序的都是他,如果說這些畫面的累積似乎揭示出了路易十四的真實歷史,它的自大、

力量和道德無聊,那麼,允許這一切發生的,正是羅塞里尼本人。

他用的這些形式化技巧並不意味著路易十四是個比我們更

加安靜的人,也不意味著用長鏡頭來表現他的統治時期就一定效果最好。實際上,用這些技巧是因為它們能幫助觀眾最好地理解過去。正如歷史本身,羅塞里尼的電影要求我們更多地去分析它,而非參與它。這對於歷史學家來說可能並不陌生,但對電影觀眾來說,卻是相對獨特的體驗。觀眾很少能一邊看著這個物件,一邊對它進行知性分析:抽離的理解不可避免地要為情節劇無情的推進讓道。如果孩子們不去鑽研歷史,那歷史還有什麼用?愛讀書的歷史學家或許希望電影能幫助他體驗過去,但渴望獲得知識的電影觀眾卻需要電影幫助他去理解歷史。羅塞里尼,和另一些偉大

的啟蒙思想家一樣,能做到在移情作用和清醒認識之間走鋼絲。

在觀看的同時分析,這樣做的價值就在於你能看得更多。觀

眾可以對看似並不重要的事件和物件加以研究,而在通常情況下,他們對這些只會視而不見。這就像是第一次看電影時,已經感覺像是第二次看它了。在這樣的電影裡,沒什麼強烈的情節或人物性格來獨佔觀眾的興趣,觀眾有時間也有想法對羅塞里尼呈現的所有東西進行檢視:不僅是主題還有細節,不僅是對白還有構圖。在這種抽離的視角中,本片的色彩扮演的角色如同政治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一樣重要。過去的真實深深地埋藏於被遺忘的姿勢之中,正如它也深深地埋藏於後續的執行之中一樣,如果觀眾能

夠同時意識到這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