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dMaysles)最近的那部真

實電影《給我庇護》(GimmeShelter)為例,那是拉皮條和賺便宜的無恥混合。他們處理的影片物件從一個人的死亡發展到了一個運動的死亡,但他們自己卻假裝成了無處不在的無辜者。梅索斯兄弟能將自己的鏡頭對準正確的方向,但卻無法賦予自己的電影物件所需的道德視角和歷史視角。正在衰老的年輕人運動迫切地需要一位羅塞里尼:一位尊重他的素材的完整性,理解它,能夠組織

它的導演。在羅塞里尼的電影生涯中,他第三次來到了創造力的最前線。在他最初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階段,在他50年代早期與

英格麗?褒曼合作的那個階段,還有現在的這個歷史紀錄片階段,他都為其他電影人指明瞭一個全新的、道德的方向。當我們在銀幕上對現實的處理再度來到一個關鍵階段,當戈達爾在修辭學中漸行漸遠,當許多真實電影的電影人選擇了淺顯的真實和快錢,當新聞紀錄片電影人對過去視而不見,羅塞里尼再一次為我們指

明瞭道路。

《電影》,1971年第6卷第3期

薩姆佩金帕去墨西哥(1)

“《野戰群》其實只是,”薩姆?佩金帕導演說,“殺手去墨西哥時所發生的事。”在薩姆?佩金帕崎嶇的電影人生中,墨西哥越來越成為一個他想要去的地方。那是一片相比美國或許來得更加野蠻、簡單或者荒蕪的土地,但也肯定更具有表現力。薩姆?佩金帕的墨西哥是一個精神國度,類似於歐內斯特?海明威的西班牙、約翰?倫敦的阿拉斯加和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的南洋。那是一個去了之後能讓你“把自己給理順”的地方。《野戰群》是佩金帕自1962年的《午後槍聲》(RidetheHighCountry)之後,第一部在執導時未受到阻力的作品。這中間的七年時間,他歷經個人生活不順、拍攝專案受阻、自己被列入黑名單等各種磨難,當然,在此期間也有過遲來的影評人讚譽。他們將《午後槍聲》稱作“美國經典作品”,而佩金帕卻在為爭得一個寫電視劇的機會而拼命努力。當他最終重獲發言權時,卻發現世道已經變了。暴力已經失去了它的規範(code),變成了某種更深層、更致命的東西。這種新的暴力對應了佩金帕記憶中尚且清晰的那幾

年,這個國家的新情緒,但更重要的還是,對應了他個性中的某種 特徵,這一特徵以前都是被更多禮貌的偽裝所掩蓋著的。

有過為唐?西格爾(DonSiegel)導演打工和在電視劇《西部佬》(TheWesterner)劇組工作的經歷之後,佩金帕的第一部電影是小成本西部片《鐵漢與寡婦》(Deadlypanions,後來更名為《愛開槍的人》'TriggerHappy'重新上映),這也是一部現在被他稱作“無法控制”和“失敗”的作品。但它當初確實引起了理查德?裡翁(RichardLyon)的注意,他將佩金帕帶去了米高梅公司,同一年,他拍攝了《午後槍聲》。一年之後,即1963年的冬天,《電影季刊》編輯歐內斯特?卡倫巴赫(ErnestCallenbach)對該片做了如下描述:“剛開始,似乎沒什麼人拿這部電影十分當真,但隨著時間流逝,它那並不引人注目的優點開始變得愈發具有吸引力,現在再來看,很難再找到哪部1962年出品的美國電影能比它獲得更高分的了。”不過,1962年時的米高梅和那些普通影評人一樣,尚未準備好接受這種從容不迫的道德寓言;《午後槍聲》只能作為雙片放映時的第二部片子,在社群小電影院和汽車電影院中放映。《午後槍聲》是一部痛苦的老男人電影,而它的導演此時年僅37歲,於是它更顯痛苦。兩位老年槍手,喬爾?麥克雷(JoelMc-Crea)和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