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皇上,臣遵旨。”
在蒙古漢軍中,有三大勢力,分別是以史天澤為首史家、張柔為首的張家和以董俊、董文炳父子為首的董家。這三大世家在蒙古滅金時期,全部轉投於成吉思汗麾下,成為數位蒙古大汗一直重視的勢力之一,其中又以董文炳與忽必烈的交情最深。
忽必烈接著道:“真金,知會樞密院,任命老將軍張柔之子張弘略出任徵南軍都指揮使,接替董愛卿升職後留下的空位,屬東路軍名下,賜平金牌一枚。”
“是,父皇。”
張弘略,有謀略,通經史,善騎射,張柔第八子,也即是徵南先鋒張弘範的八哥,時任順天路管民總管、行軍萬戶。
“兩位愛卿,坐吧。”忽必烈繼續道:“襄陽之戰已經歷時一年多了,南朝的四川軍區和江淮軍區目前有何動靜?”
合丹道:“皇上,除了江淮軍的夏貴率軍前往隨州以外,南朝四川軍區和江淮軍區只是嚴守各處城池關隘,並無動靜。”
忽必烈道:“朕今日收到來自中路大軍的戰報,言及南朝御林軍第二師的另外兩個旅也已經抵達郢州,從種種跡象來看,南朝皇帝必會於近日親征襄樊,這就使得襄樊之戰的戰況或許會遠遠超出當初我軍的預想,既然東、西兩地的南朝軍隊暫無動向,朕就打算從東、西兩路大軍中各抽調一萬五千人,前往襄陽支援,爭取在襄樊一帶將南朝皇帝擊殺,只要此舉成功,則日後的東、西戰役就會變得簡單多了。”
“是,皇上,臣等遵旨。”
“真金,明日朝會後你就同兩位愛卿前往樞密院,辦好調兵手續。”
“是,父皇。”
“兩位愛卿,你們先做好準備,只要南朝皇帝親征的訊息一經確認,便令援軍立即出發。”
“是,皇上。”
董文炳接著道:“皇上,臣在大都所經略之事已經全部完成。明日一早臣便啟程南下,趕去淮水之北的東路大軍營地,臣在此先向皇上辭行。”說完後,董文炳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響頭。
忽必烈受此大禮後,起身將董文炳扶起道:“董愛卿,還記得十六年前之事吧。當時,你與文用、文忠等四十六人趕赴大理從徵,備嘗艱辛,從此跟隨朕南征北戰,忠心耿耿,立下無數汗馬功勞,甚是難得啊。”
董文炳道:“跟隨皇上,乃是微臣之幸也。皇上英明神武,實為我大元之福,微臣定效犬馬之力,以報皇恩浩蕩。”
忽必烈看著這位愛將,笑道:“好,好,朕有卿家,何愁大業不成。”
第462章 烈焰槍法
第462章烈焰槍法
清晨時分,我跨上坐騎飛燕,帶著兩百名親衛以及陪駕出征的大臣賈似道、陸秀夫、江萬載和趙順孫四人在袁棘、公孫小宸、張全一、沈墨、呼延德、方靈的近身護衛下,離開了臨安城。
雖說如今的賈似道對我頗為服帖,且實權已失,但將他放在臨安,我並不是十分放心,畢竟其曾經的黨羽甚眾,作為名義上的百官之首,隨駕出征,也算是理所當然。
對於這次御駕親征,我並沒有刻意隱瞞。在我離開後的第四天,大宋皇家報刊登了大宋皇帝親自前往襄陽征討元朝侵略者的訊息。這訊息一經登出,便立即引來臨安城百姓的熱議,對此紛紛表示支援,接下來的幾天中,報名投軍的人數和前往大宋銀莊購買戰爭債券的百姓一下達到了極致。當然,這一切我都是事後才知道的。
離開城門後,我率眾人首先來到趙葵墓前祭拜。站在墓前,我自言自語道:“趙愛卿,朕今日便啟程北上,此去勢必將襄樊之蒙軍擊敗,並乘勢北伐中原,到勝利的那一天,朕會將捷報在愛卿墓前焚化,以告愛卿之靈。我大宋的江山,朕一定會奪回來的。趙愛卿,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