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性的。國富民弱,會讓百姓心生怨言,乃至引起國內動盪,社會不穩;而國弱民強,則會讓外族心生異心,覬覦我朝。大家都知道,只有國富民強才會皆大歡喜,只是,這兩者之間有無先後發展順序?是否需要平衡發展?各位愛卿一起來議議,該如何做,方為上策。”
趙順孫出列道:“陛下,臣認為在不同時期當採取不同的政策,比如在現階段,經濟發展是我朝的主基調,那麼影響經濟發展之人、之事就應當讓步於經濟的發展。”
江萬里反對道:“趙大人,這個也不能一刀切吧,陛下曾經說過,百姓重、社稷輕,倘若因為發展經濟而影響到百姓的利益,或許就是得不嘗試了。”
廖瑩中道:“陛下,臣贊同趙大人,發展經濟首先會使國家得益,也就是國富,當經濟發展到一定地步時,自然會出現民強的局面,如果事事都需考慮周全,臣認為,勢必會影響現在這種經濟發展的大好勢頭。”
文天祥道:“陛下,臣以為發展經濟雖然重要,正如廖大人所言,經濟發展了,百姓也會受益,近日相繼發生了好幾起因經濟發展,需要拆遷以擴大規模之事,但卻由此引起了不少民事糾紛,這和東康坊的事情一樣,如果處理得不好,會讓朝廷的聲譽受損,儘管其中有少數人藉機向官府漫天要價,但因為他們的房產都是私產,如果堅決不同意搬遷,也不算違反我朝律法,按律官府是不能強拆的。因此臣認為,這兩者還需平衡發展為好,既要重視經濟的發展,也要顧及百姓的利益。”
廖瑩中道:“文大人,平衡發展固然是好,但一定會減緩經濟發展的速度,而且,官府該如何掌握平衡的尺度,這尺度又是什麼?都是些極難的問題。如果全都劃為個案,又會增大朝廷乃至陛下的負擔。”
文天祥點點頭,承認道:“這的確是個問題。”
大殿之中的官員各持己見,有贊成的,有反對的,只是誰也說服不了誰。
“各位愛卿,靜靜。師臣,你怎麼看?”
賈似道在朝中很少說話,只在我點其名時才會發言:“陛下,各位大人之言都是對的,只是因為出發點不同,所以得出的結論才有所差異,老臣贊同文大人的說法,只是這尺度該如何定義?”
我略微大聲道:“師臣說得不錯,這種事情本就各有利弊,而且也根本無法在事先做出評估。對此,朕最近長考了數日,決定在穩定的基礎上求發展,以免因為經濟過渡增長導致社會的不和諧。至於這個平衡的尺度就是我朝現有的律法,在律法範圍內的經濟發展,朝廷無條件支援,如果有人阻礙,可以依法嚴懲,但如果因經濟的發展觸犯到律法,則以律法為準,朕會支援百姓的個人利益,也就是說衡量的標準只有律法,如果放棄律法來發展經濟,朕是不會認可的。只要不是戰爭的原因,無論有什麼理由,都不能侵犯百姓的個人財產。”
我繼續道:“這就需要朝廷,需要我朝的各級官員們認真思索,開動腦筋,在不損害百姓利益的前提下,發展經濟,朕以為這一點總會有辦法的。朕可不想看到,有一天,經濟是發展起來了,但民心卻已失去。”
第353章 薩滿至尊
第353章薩滿至尊相對而言,我認為還是民心所向的難度要大過經濟發展的難度。
在後世,我見過不少人,拼命賺錢,但當他賺到了錢之後,卻發現自己的身體垮了。人沒了,錢還在,悲哀嗎?當經濟發展起來時,社會卻亂了,那絕對不是我想看到的。治理一個國家和管理一家公司是一樣的,當公司規模擴大後,其相應的管理也要同步跟上,否則就很有可能出現危機。
“文天祥文愛卿。”
“臣在。”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政務院及所屬的律法司要時刻關注,我朝原有的律法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