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王立則敬陪末座。
石顯一直談笑自若,絲毫沒理會座次之事。
雙方閒聊了一番朝堂格局,表達了對新任天子的忠誠之後,石顯笑道:“今日顯請君侯紆尊至六郎府上,實屬無奈——若著人至貴府上投貼,恐怕連大門都擠不進去啊!”
王鳳連連拱手:“慚愧慚愧,石君言重了,若知是石君前來,鳳必倒履相迎——石君只消讓下人持一信物示之,鳳立刻前來,就是明證。”
石顯揖謝:“蒙君侯不棄,慨然應約,石顯感激不盡。現有一件小禮,贈與君侯,萬勿嫌棄。”
石顯拿出來的,是一卷帛書。王氏兄弟雖然不知上面寫著什麼,但見石顯一臉鄭重的模樣,神情也不禁嚴肅起來。
王鳳接過帛書,扯下絛帶,展開,看完,捲起,放在案上,神色談談,似有所思。
王立心裡癢癢,但這點忍耐力還是有的,兄長不讓他看,他就不會開口。
石顯從容自若飲案上的****,神情很是篤定。
好一會,王鳳才道:“石君想用這份東西換什麼?中書令?應該可以,但領尚書事絕無可能。”
石顯的職務是中書令領尚書事,其中“領尚書事”最為緊要,沒有這個銜頭,這中書令不過是少府寺的千石內官,什麼都不是。
石顯點點頭:“石某知道,君侯管不了內府司職。某隻求保住中書令之職,讓天子有足夠的時日,看到我石顯的忠誠。”
王鳳沉吟道:“我只能約束自己,別人若是對石君不利,我怕是管不了。”
石顯站起,長揖到地:“只求君侯作壁上觀,其他人嘛……呵呵,石某這十幾年在朝堂也不是尊泥塑。”
王鳳哈哈笑道:“既如此,鳳便在此祝石君心想事成了。”
“謝君侯相助。”
“彼此彼此。”
待石顯離去之後,王立才好奇問兄長:“大兄,這帛書裡寫著什麼?居然能令大兄改變主意,把原定的踩石顯變成保石顯。”
王鳳慢慢拿起帛書,眼神閃動著莫名光芒:“是把柄,我們將來對手的把柄……石顯此人果然厲害,難怪能把持朝政十餘年。只可惜他不明白,或者說他不願明白,萬事皆有‘勢’,挾勢而來,沛莫能御,勢盡而去,千乘難追——他的勢,早已去了。”
去勢?!不知怎地,王立腦海裡只想到這個與大兄本意風馬牛不相及的詞。(未完待續。)
第二百五十六章 【歡迎回家,昭君】
夕陽西下,地上的影子被拉得傾斜細長。宮門在一刻時前已經關閉,金色的夕陽照在大紅宮門上,一顆顆碩大的銅泡釘閃閃發亮,令宮門更顯鮮豔奪目。
漸沉的落日,高大的宮牆,緊閉的宮門,肅穆的闕樓,襯著一個煢煢孑立的人影。此情此景,雖是盛夏,卻給人一種晚秋的寥落蕭索之感。
在落日沉下的最後一刻,很突兀地響起一陣清脆的馬蹄聲,伴隨著吱呀的車軲轆聲。
聲音越來越近,不旋踵間,一輛輕車從長街拐角兀然出現,輕快駛來。
輕車駛到那靜靜佇立的人兒面前,無聲無息停下,車裡傳出一個帶著幾分磁性的沙啞聲音:“抱歉,今日事挺多,一直無法抽身。而我又承諾必須親自接你,故而拖到此時,請見諒。”
那靜立之人雖然戴著帷帽,但從那異於尋常女子的高挑身段可以猜出,必是王嬙無疑。
王嬙纖腰微折,聲若銀鈴:“君侯一諾千金,半載踐約,小女子又豈敢不存抱柱之信?”
張放現在也算讀了不少古文,換作幾年前,他還真不知王嬙所掉的書袋。所謂“抱柱信”,出自《莊子?盜蹠》,其文曰:“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