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所奉明詔乃是進京取齊,究竟受何人節制併為明言。因此非大王親筆、面諭更改,林某不敢奉詔。孫節帥若是不信,可以前來將此調令取去。”林仁肇一邊說著,一邊在戰馬上解開護心鏡,從鐵鎧中取出一軸卷軸,端在手中。
如果孫承佑有膽子去讓人取來看,說不定就能揭破其中問題了——當然,就算揭破,他也沒辦法拿林仁肇怎麼樣,最多隻能是看清林仁肇不打算和他合作而已。只可惜已經到了這一步,孫承佑早已心虛不已,哪裡還敢如此施為。一咬牙,孫承佑便要勒兵迂迴突圍,並且留下一部人馬斷後拖延。
“孫承佑賊子!莫非你便是謀害大王之賊!外兵進京,一切盡聽從親從都規劃,你要抗命麼!”
“快走!啊——”
孫承佑與林仁肇相距不過百步——若是尋常白晝,孫承佑是斷然不敢靠近到敵人如此近身的地方的。但是此先要想夜間倉促確認來者身份,離得遠了定然什麼都看不清,孫承佑這才冒險靠近的。
原來麼,雖然百步絕對是弓箭射程之內了,但大多數人如果眼力不好,在黑夜中射中敵人所需的技術要遠勝於同樣距離白天射擊,加上孫承佑並沒有讓他左右貼身的人打火把,如若對面是尋常將領,斷然是不要緊的。
可惜,林仁肇何許人也?堪稱江南武藝第一的猛將,而且這幾年胡蘿蔔又吃了不少,夜間目力大增,故而一箭結果了孫承佑。
“交出世子者免死!爾等都是吳越王師,莫要為孫氏一門所用!如今孫承佑已死,想想爾等親族老小!”
無當飛軍鼓譟著殺了過去,對面的數千婺州兵主帥被殺,又不是真的想背叛朝廷,當下紛紛棄甲拋戈。錢惟濬也被交給了林仁肇。
“杭州大亂,有賊人圖謀不軌。立刻飛鴿傳書、並八百里加急。通知饒州十王爺、福州十三王爺,還有咱家節帥。至於遠在廣州的大都督那裡,還是靠福州海船去報信吧。”
“謹遵都帥將令!”幾個斥候信使立刻拿過林仁肇書就的塘報,並且請了世子的印信——錢惟濬兩歲小孩,他的印信自然是孫承佑挾持他的時候被隨身帶出來了。林仁肇溫言勸慰讓已經嚇哭嚇尿的錢惟濬用印證明,錢惟濬還能抗拒不成?得了密報,幾個斥候便領命策馬而去。
表面功夫,一定要做好,至於這三路外鎮節度能否同一時間趕到杭州,那就不好說了。
次日清晨,送往蘇州去的那封奏報還沒走到蘇州,便在杭州、秀州邊界被截獲了——原來,中吳軍節度使、廣陵郡王錢惟昱,那一天正好在秀州烏鎮考察“紡織業發展”;並且接見目前仍在住在南湖煙雨樓的一些“外國宗教界人士”。
然後,正在秀州的錢惟昱一聽說大王病危不能言語,便非常孝順地帶著給他作為隨身護衛的三千鐵騎都將士趕來了杭州——至於錢惟昱為什麼到嘉興視察都要隨身帶著三千鐵騎都,這就沒人可以指責了,因為貌似今年起,錢惟昱便養成了這種好習慣,不管到哪兒都帶著這麼一大票護衛,絕對不是臨時起意的。
第306章 王位
咸寧殿內,一片悽風慘雨。吳越王錢弘俶,在沒能留下遺言的情況下,就直接薨逝了。冰冷的屍首停在咸寧殿正殿上,一旁是一眾一籌莫展的內牙軍將校。
孫太真的抗辯,讓這些內牙軍將校也著實有些猶豫:究竟是不是孫家收買了安倍晴明那兩個死間?可是,這個問題還沒有被釐清頭緒,林仁肇便帶著一個指揮的親兵進城了,而且帶來了挾持世子的反賊孫承佑屍首,和完好無損的世子錢惟濬。
林仁肇很謙卑,沒有讓無當飛軍全軍上萬人馬全部進城,而是在水丘昭券和親從上都都指揮使薛溫的監視下,僅僅派了五百人護送世子。如此做派,讓人抓不住絲毫把柄。
一眾內牙軍將領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