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要投入超過1000萬兩銀子,才能夠將海港建設起來。但是,港口建設起來後,對於特區經濟拉動效果,顯然也是非常明顯的。
按照此時天津的交通物流極限,當商品經濟規模達到5000萬兩銀子時,便會遇到天花板。而擴建港口,則能讓天津沒年經濟生產規模的上限達到兩三億兩。若是經濟規模達到3億兩,3。3%的稅率計算,每年的稅收也將會超過1000萬兩。那時候,恐怕天津的每年能夠徵收到稅收,將會達到大明王朝總稅收規模的四分之一以上。
這筆經濟賬算來,港口投資的利益,是何等的誘人!
第二零八章 人定勝天
漢沽是天津七十二沽之一,擁有人口1萬多,人煙是比較稠密的。!須知,在此時的歐洲人口超過1萬人已經屬於大城市範疇。巴黎、倫敦之類的大都會,人口還不滿20萬人。
但是,天津地區一萬人規模的村莊多不勝數。漢沽在明朝並未被大開發,僅有煮鹽、捕魚、農業這三項產業。明朝時期,北方真正的產鹽中心是在直隸布政司滄縣長蘆鎮。
當然,為了便於管理,天津的煮鹽場,也歸屬長蘆鹽場管轄。直到清朝,滄縣長蘆鎮的鹽場廢棄,天津的鹽場大興,天津鹽場被冠以“長蘆鹽場”之稱。
總之,以北方長蘆鹽場的總產量而言,一年能生產100多萬石食鹽,基本壟斷直隸和山東等地的食鹽市場。不過,漢沽的食鹽年產量僅2萬多石,佔據的經濟比重很低。
而漢沽擁有漁民1500多人,漁船200多艘,年捕魚超過20萬石,逐步成為了當地最重要的收入。
儘管如此,漢沽絕大多數人口,還是以種田為主。漢沽經管土壤並不肥沃,但是農民也開墾了大約3萬多畝田,莫約有4000多人以種田為業。當然,漢沽當地農業談不上農田水利,大戶人家霸佔了水源種植好田,普通的農民的土地多遠離水源,受到乾旱影響,長勢遠遠不如往年。
漢沽的村長張龍,是一名40來歲的精悍男子,略微認識一些文字,也當過兵,年輕時走南闖北,奔波于山東、遼東等地,在村裡面屬於見多識廣的人物。
漢沽併入經濟特區,朝廷已經有了公文,張龍對此,也是非常配合。因為,併入特區後。漢沽升級為鎮,張龍獲得特區鎮長的待遇,月薪達到80兩銀子。公職獲得的收入,比之家裡面的田租收入更高。
“張鎮長,漢沽的農田基本沒有農田水利!”肖圖白皺眉。
張龍說道:“以前徐光啟大人在任的時候。搞過。不過。沒夠搞成。”
肖圖白問道:“為什麼沒有搞成?”
張龍理直氣壯道:“大戶人家種的田,靠近水源,根本不用搞水利。泥腿子們的田要搞水利,但是他們沒錢!而且。以前朝廷的北方糧餉,大半是從南方調集過來。如果,我們北方搞了農田水利,北方糧食產量高了,朝廷便會在北方多徵收糧餉。同時會減免南方稅收,平白給南方佬佔便宜!”
肖圖白愕然,這是什麼邏輯?
為了不給南方佬佔便宜,所以北方就不搞農田水利了!
中國古代的農業,最初是發源於北方黃河流域。在漢唐時期,北方黃河流域的農田水利技術,是相當發達的。在宋朝以前,北方是遠遠比南方繁榮。
但是從南宋時期開始,北方最先進的技術和生產力加速向南方轉移。南北經濟生產力水平逐漸開始逆轉。南方呈現欣欣向榮,技術出現井噴。而北方地區,經濟文化呈現倒退跡象。
明朝江南地區的人均承受的賦稅是超過北方几倍,但是江南地區百姓的收入水平,卻是遠遠超過北方。相對於動亂連綿的北方。南方卻顯得安定祥和,經濟繁榮。
哪怕是單純搞農業,江南人也被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