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曾寫到剛生育的女性應當和新信徒坐在一起(指未受浸洗禮的人們)。儘管婦女生產之後不再純潔的觀點廣泛流行,但並不是所有的宗教領導者都提倡這一點,據比德的《英格蘭民族教會的歷史》一書所記載,坎特伯雷的奧古斯汀,英國南部基督教派的建立者,曾寫信給格雷戈裡教皇詢問生產後的婦女多少天后可以進入教堂,格雷戈裡教皇建議即使婦女在產後一小時進入教堂她也沒有什麼罪過,而禁止她進入教堂則是將她因夏娃而受上帝的懲戒視為一種犯罪行為。儘管如此,他的建議並沒有得到遵從。許多的牧師認為把等同於邪惡誘惑的女性拒絕在教堂之外是一件安全的事。
中世紀時,婦女們相信生育是解脫原罪的最好方法,在《聖Chu女》一書中(這是公元13世紀一本有關Chu女的書籍),作者描述了生育子女時的艱難:“紅潤的臉龐漸漸消瘦,變得像草一樣綠,你的眼睛變得灰暗,底部變得灰白;頭暈的同時你的腦袋會劇烈地疼痛。”
從古羅馬時代以來對於女性身體的執行機理的研究很少取得進展。伽林透過對動物的解剖總結了很多的醫學資訊。但是他對人體解剖學的描述受他自身觀念的影響,他認為神聖的造物主為身體的每一個器官都設立了各自的功能。因為這種觀點迎合了基督教及###教,他的觀念延續了幾個世紀一直到中世紀。
中世紀生育的危險一直很高,產婦及嬰兒極有可能死亡。除了少量的草藥治療法以外,人們在醫學領域極少有所努力。因為人們認為生命只是天國之間的短暫間歇,受難只是救贖的一種方法,儘管人們極為關注嬰兒,認為孩子一出生就應該受到洗禮,但卻不很關注母親。助產士們被告知如果面臨在母親和孩子之間選擇其一時,她們應當選擇孩子。如果一個婦女死於分娩或者懷孕期間,她會被埋葬在一個並不神聖的地方,唯恐她會玷汙其他人。
哺|乳
母親保護她的嬰兒的最重要方法之一是母|乳餵養,這樣才能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然而,有關女性身體的諸多禁忌使母|乳餵養因而顯得令人反感而難以實施。
一些母親宣稱不願意哺育嬰兒,因為這不光破壞了她們的形象,而且還阻礙了她們和丈夫之間的親熱,因為人們普遍認為Jing液會使母|乳變酸。通常嬰兒需要哺|乳到兩三歲大,顯然很多夫妻沒有耐心等待這麼長的時間。
除了用奶瓶餵養,另一種更為安全的做法是為孩子請一個|乳母代為哺|乳,而這在歐洲的貴族和商人階層是尤為普遍的做法。也許這正解釋了為什麼有錢人要比底層的婦女養育更多的子女。畢竟哺|乳抑制了生育力。一些送出去請人代為哺|乳的孩子長到兩三歲才被送回父母身邊。
在公元15世紀的歐洲,隨著印刷技術的推廣,兒科讀物已經有很大的讀者群了。那些親自哺育孩子的母親們聽取讀者們的建議,知道了該怎樣和何時餵養嬰兒更好。
給孩子起名
孩子出生後的頭一件大事就是安排接受施洗,通常是在出生後的一週內。父母們被告知時間上不應遲於嬰兒出生那周的週日或下一個聖日。之所以如此急自然是因為剛出生嬰兒有很高的死亡率。中世紀的神學家認為存在一種地獄,未施洗的嬰兒死亡後會去往那裡。結果父母們都很害怕未施洗前會失去孩子,他們願意在天國為自己的孩子留有一席之地。這樣即便在人世他們要忍受失去愛子的痛苦,將來到了天國一家人也會永恆地團聚。要是一個孩子沒受洗就死去了,他只能被葬在教堂墓地偏遠的北角,而那裡通常是用來埋葬自殺者的。
施洗之禮結束了孩子初來人世的混沌,在驅避魔鬼的同時接受了耶穌基督的教誨,這不僅僅被看做是靈魂得到庇佑,同時也保護孩子不受那些可能引起死亡的邪魔的侵害。沒有有效的醫療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