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動手的兩人,心思卻飄到後院內堂。他在想著一會兒尋個人,去後院瞧瞧杜婉婷如何了,擔心她第一次參加這種宴會,適合不過來,她那麼聰穎,應不會被人欺了去吧?端木涵沒發覺,自己的唇角正微微上揚。
兩人時常如此,一個嘴臭一個火爆,鬥嘴互罵已經是家常便飯,但絕打不起來,否則鄭紀州早投胎幾百回了。
這畫面足以跌破許多人眼球:一個月華般俊朗的後生,帶著笑意,閒適愜意的欣喜面前兩個誰過不敢惹的人,指著棋盤,大聲的對罵,竟像看戲一樣,不怕殃及池魚?這是何種膽量,換個人上去坐那試試……
女人們都在後院,幾位太妃在內堂陪著安太妃閒聊著家長裡短。端木家婆媳三人則與各家女眷一道,被安排在前廳,由安王妃親自招待。
杜婉婷是新婦,又是初入貴婦圈,引來不少好奇的目光。
“嘖嘖,嶺南的姑娘家還真是標誌……”
“你在家時學的是商經還是詩詞?”
“京裡可住的慣?習俗禮儀與你孃家那可有不同之處嗎?”
“令尊官位何職?”
杜婉婷一一作答。
“後邊郡主邀的姑娘們都在作詩玩呢,我們也何不樂上一樂?”一個媳婦兒突然提議,眾人紛紛響應。
杜婉婷早猜著會有這場面,在家中時就依著記憶備了幾首前世的詩詞。
正在眾人準備要對對子時,安太妃次子媳婦趙夫人在安王妃耳中嘀咕了句,安王妃哦了驚訝一聲,看向端木老夫人,老夫人向她微微點頭示意,安王妃回她個禮,看著在坐眾家眷心生疑惑。
那件薰香爐被杜婉婷改了個名,叫‘南山景薰香爐’,錦盒極為精美,盒中另附上極品塔形沉香百枚。禮單上附了使用方法及奇景,負責清點壽禮的趙夫人看過禮單,心中好奇,便命人悄悄拿到後堂,試試了,驚訝不已……
作者有話要說:
☆、24字條
趙夫人偷偷在安王妃耳邊述著那薰香爐子的神奇,安王妃自是聽著心癢,向眾人告了聲罪,請女眷們在後花園自便,自己隨趙夫人到前院,眼見為實……
欣喜之餘,安王妃將‘南山薰香爐’承到後堂,讓在場的幾位老太妃、王妃們,一同聞香觀景。安太妃平生最好香道,幾位太妃、王妃中也有不少同好弄香之人,一睹奇景,個個目瞪口呆,驚訝的說不出話來,溪流、小潭煙霧如水波,香氣更是寧人如沐百花林中,安太妃欣喜的問:“這真是端木家送來的禮?他們可算有心了,快,快請老夫人入內堂一敘。”
幾位太妃這才回過神來,這物件雖不精貴,但已經是實屬難得,而且那檀香也是一奇,都想問問是打哪得來的。她們已是富貴之人,又在深宅中鬥了大半輩子,如今,也唯有這些個雅物令她們賞心怡情,這就是她們難得的精神上的享受之一,個個喜悅的附和道:“正是呢。”
在花園內的官家女眷們,同樣都聞到一股飄飄渺渺、清新淡雅的香氣,隨時間變化,香氣也漸漸不同。先是一陣清新的薄荷香氣,片刻後薄荷香漸漸與茉莉香融合,遂而轉為百花香,並不濃烈,只是這般清清淡淡,卻似乎無處不在,約一盞茶後,一股祥和平靜的檀木清香脫穎而出。無論平日多少憂愁,此時此時,嗅著這香氣,煩惱都被拋到了腦後。
“竟有人能調出這樣的香來。”鄭紀州的家嫂——護國公夫人唐氏不由讚歎……
丫鬟人去園中請端木老夫人前往後堂,大夫人本想差人將端木玥喚來,陪端木老夫人一道拜見安太妃,心想著若端木玥能入得幾位太妃的眼,便能作上一門好親,若幸運些,飛天成鳳都不是沒有可能。
不想,老夫人卻小聲制止:“讓她與姑娘們玩兒吧,老四媳婦陪我進去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