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反方向的路。正是:無意擦肩即緣分,有心相識有幾人。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十回:義救六郎結金蘭,舊地主僕重相聚(1)
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此時正值深秋時節,一個月後,楊銘已經過了黃河。此刻的他躺在一棵松樹下,一直孤雁從樹梢飛過,雁悲鳴,它是在呼叫同伴?還是在訴說內心的孤苦?還是在哀嘆秋冬的到來和人生的短暫?楊銘看著孤雁,聞著雁鳴,不禁心道:“秋天到了,大雁都到南方去安家過冬了,只有向我一樣無家可歸的大雁至今還在北邊,今年的冬天不知道它在哪裡過,更不知能不能熬得過?它要是有個家,也不用飛到南邊了。”一想到家,楊銘從懷裡掏出兩個小盒子,那是裝著他的父母骨灰的盒子,楊銘自語道:“我的父親母親都死在遼人手下,連個安葬的地方都沒有,我怎麼能讓他們的靈魂得不到安息呢,嗯,我應該把他們的骨灰拿回家裡去安葬才好。”一想到這裡,楊銘立馬站起來,道:“對,我沒能為父母守孝。沒有替他們報仇已經是大大的不孝了,怎麼可以讓他們死後連個安葬的地方都沒有呢!”說罷收起兩個盒子,展開輕功飛奔北上,此時的他武功又有長進,一連跑了兩個時辰,直到日上高頭,腹中飢渴才停下來,幸好他身上還有一點銅錢,在一些路邊客棧隨便吃幾頓是沒問題的。於是取大道一路北上,途中難免夜住曉行,飢餐渴飲,所謂飢餐,那隻不過是捉些野雞野兔、蛇鳥之類的烤著吃,所謂夜宿,那便是隨便找個破廟、大樹、山洞,找些乾草,然後抱頭就睡。
如此半個多月,到了真定府,這一路上他竟然是跑著過來的。飛鵬山莊本是在欒城之外七八十里處,地僻人稀,但是出了一代英雄楊承英,隨之出名還有他的飛鵬山莊,於是這一帶也跟著被人們所知。楊銘這日來到一個小鎮,這裡離飛鵬山莊最近,但是還有五六十里的路,昔日的繁華小鎮,如今卻杳無人跡,一片荒涼,到處是頹垣殘壁,殘磚敗瓦,這自然是兩國連年交戰,遼兵不時南下的結果,若是楊承英還在世,有豈會有出現這種景象。秋風悲,秋風涼,秋景殘,楊銘觸景生情,心中不禁跟著悲涼起來,看著天色已晚,只好先尋個地方歇腳一下,明日再趕路了。
當晚楊銘便找了個牆磚比較完整的小屋歇息,尋了些乾草蓋在身上權且當做被子,也許是秋夜寒冷,他一夜未曾熟睡,好不容易捱到東方泛白,楊銘索性起身,看了看遠方的天空,似乎回想著這裡從前的平靜早晨:初陽斜照,炊煙裊裊,白霧縈繞。他看著看著,忽然聽到遠處傳來馬蹄聲,聲音細微,幾乎聽不見,只是楊銘內功頗有根底,目精耳靈,才能聽見這細微的聲音。楊銘心想:“這裡怎麼會有人?若是路過的人,這時候又有誰會騎馬趕路?聽聲音似乎有好幾人。”他好奇心起,欲一看究竟,便展開輕功朝著馬蹄聲的方向跑去,跑了一陣,馬蹄聲更接近了,又一陣疾跑,轉過一片樹林,這時天已大白,細看下去,卻見前面一匹馬,馬上那人身披盔甲,手執長槍,是個宋軍軍官,後面有五匹馬緊追不捨,馬上的卻都是遼兵,那些遼兵身穿細甲,手上各執兵器,那宋軍軍官跑一陣就回身抵擋一陣,後面的一個遼兵叫道:“別讓他跑了!捉活的!”看他的樣子像個遼軍軍官,其餘四個遼兵立馬從兩邊追了上來,那宋軍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