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2部分

人與燕王叔親厚,那些老臣總是提防著他們,他們推薦的人選不是才能平庸、空有忠心,就是在當年父親慘死後袖手旁觀,不聞不問,朕怎能將軍政大權交到那種人手裡?!原本還有常家兩位長輩,可他們如今還在西北坐鎮,尚未回京。除了安國侯,還有誰有足夠的才幹與份量?!”

胡四海小聲提醒他:“您忘了,南鄉侯也是武將出身,他還有兩個兒子,都是武將。”

朱文至怔了怔,苦笑著搖搖頭:“姨祖父年老體弱,朕怎好再讓他勞累?二表叔遠在廣東,況且品級也太低了些,經驗與威望均不足,四表叔倒是合適,卻又剛剛接下遼東總兵之位。”他想了想,神色堅毅起來:“還是託付燕王叔吧!”

胡四海一驚,忙道:“聖上三思!朝中幾位老大人都······”

“他們除了叫朕提防燕王叔,還會說什麼?!”朱文至有些不耐煩,“可朕在落難之際,又是誰將朕接回去,為朕奪回江山皇位?!若燕王叔有異心,又何必這樣麻煩呢?我寧可相信那些老臣有異心,也不會懷疑燕王叔!”

胡四海張口欲再勸,但頓了頓,還是改了口:“聖上三思,那幾位老大人們雖有些固執,但朝野門生故舊極多。如今只不過是私下奉勸聖上,萬一聖上執意寵信燕王殿下,就怕眾口爍金,反而有損燕王的清名啊!”

朱文至長長地嘆了口氣:“先前燕王叔和皇弟提醒朕,說朝臣們會讓朕提防燕王叔時,朕還半信半疑呢,如今才知道自己想得太簡單了。朕其實知道那些朝臣心裡都在打什麼主意,哼,不外乎權勢二字罷了!”

胡四海把頭垂得極低,輕聲道:“聖上即使知道,但還是離不得他們,還請您小心,萬不可在人前透露這等想法。如今的朝政,還要倚仗那些朝臣呢。”

朱文至露出了愁苦之色:“是啊,誰叫朕小小年紀就離了宮廷,只跟舅舅學過四書,卻有多年不曾接觸朝政了,雖有袁先生他們教導,終究還是不夠的······皇帝這個位置,還真是難坐······”他心中不由得回憶起小時候看見父親協理朝政的情形,心想父親當年與自己差不多年紀,處理政事卻極熟練,連祖父承興帝都曾多次誇獎,自己跟父親相比真是差得太遠了。接著他又想起在北平時看見燕王處理公務的情形,覺得燕王頗有自己父親的氣度,真不愧是父親親手帶大,自己與他一比,實在慚愧,倘若如今坐在皇位上的是燕王,大概就不會有這麼多煩惱了吧?

燕王並不知道皇帝此刻的腦海中浮現的念頭,他剛剛聽完了下屬的回報,嘴角露出一絲不以為然的笑:“這麼說來,章敬已經沒機會再坐上那個位置了吧?”

那下屬回答:“是,朝臣逼得緊,而安國侯又傷了腳,已經不可能在近日接任了,聖上只能另擇人選。”

“愚蠢!”燕王冷哼一聲,“本王多次暗示,讓他少想那些亂七八糟的念頭,他卻仍舊執迷不悟!如今朝中那幾個老臣對本王戒心甚大,但凡是與本王親厚的武將,都被他們排除在外。他本是勳貴世家出身,又有軍功,更是聖上親姨父,父親妻子皆對聖上有大恩,即便那幾個老臣對他們章家也有戒心,但總比本王好些。聖上既然已經說服朝臣同意這項任命,只要章敬乖乖接受,日後這軍權就等於掌握在我們手裡,他在那裡胡思亂想些什麼?居然錯過了這大好機會!”

袁先生在旁勸他:“王爺息怒,想來不過是那點私心作祟罷了。小女也曾多次勸他,只可惜他聽不進去,始終擔心日後會為千夫所指。”

燕王冷笑:“既想要權勢,又要忠勇的好名聲,世上哪有這麼便宜的事?他不肯對聖上直言,反而故作玄虛,不過是怕在本王登基之前,會被今上厭棄罷了。連幾日的冷落都不肯受,這樣的人,怎麼會是章老侯爺的嫡長子?!”

袁先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