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佔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所謂國立公辦大學,他們的辦學經費的來源,還是這些在高考內容和招生過程面前沒有半點發言權的老百姓們,用外國的話叫“公眾”。俺也知道,沒有多少中國國立高校校長有興趣有空主動對老百姓說說他們每一年的鉅額資金用到了哪裡?誰享用了?是學校官員還是學校老師還是學校裡那些老百姓家庭送來的的沉默羔羊?
只有天知道。
俺們可愛的媒體只到今天才告訴我們這些傻老百姓,我們尊貴榮耀的國立高等學府如今負債已達2500億元人民幣。(《全國政協報告建議發行千億國債解決高校債務》2007年07月06日01:36 新京報)這些錢最終的買背單人是誰?誰能勇敢地站出來明白地告訴俺們一聲?
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有效的監督,既使高校“自主招生”了,各種黑洞依然一個不少,而且玩出的花樣一樣可以讓老百姓們目不睱接看暈了頭。
不管是全國統一,還是高校自主,都沒所謂,問題的關鍵是,民眾應該有權力來決定考什麼?怎麼考?怎麼錄取?在這一場遊戲中,我們的孩子不是16年有期徒刑的受刑人,而我們所有的家長,不能夠做這些受刑人的旁觀者。因為俺們有權發言,當然,如果*不把我們當*的話。
不管選哪樣,每年的七月,都是中國一千萬青春回家的日子,因為他們終於刑滿釋放了,不過回家之前,得進行為期三天的割禮,父母是全程旁觀者。
白領們,你們的激情去哪啦?
哎,精英們都在忙啥呢?
萬眾一心排除萬難考公務員哪!
哎,白領不是都愛創業嗎?
孩子,開公司當老闆哪有當公務員好啊!
讓人興奮的訊息總是一件連著一件,緊接著去年一女研究生轉戰八省區考公務員的壯舉後,南京又有一位年薪20萬的女白領辭職報考公務員,數以萬計的高校應屆畢業生目光也一致投向公務員考試,趕考熱情一度造成網上報名系統 “塞車”。為此廣州日報特地在廣州小白領們中間做了一個小調查,結果發現,面對這樣一份十分高尚風光的職業,原來大家大部分做得比較煩。“497份有效問卷中,有的白領表示曾對現在的工作感到了“厭倦”,並有過更換新環境的想法。”如今白領們是這樣為“白領”這個雅詞定義的:吃得比豬差,起得比雞早,乾的比牛多。
俺記得以前曾經看過新加坡高階國務資政李光耀先生的一篇文章,他說在新加坡,真正的精英都不願意做公務員,都去做律師當商人去了,結果每次法院審理案件時做檢察官都說不贏做律師的同門師兄弟,搞得灰頭土臉的很沒勁,連帶政府形象都受損。
要是把李資政接到咱們中國瞅瞅,看到這種景象,心情肯定會有所好轉,高興之餘,搞不好還會答應帶一批公務員考霸們遠渡新加坡,掀起新一輪南洋熱,既支援了友邦,又給目前處於白熱化的公務員考場降一下溫,實乃一件國際級大好事啊。
前些年常常看到這個市長那個書記下海的新聞,現在貌似越來越稀少了。
是中國人真的還沒從孃胎出來就有官癮嗎?事實勝於雄辯,只要看看前一段時間在網上*的公務員工資單就知道了。當了公務員,生是國家的人,死是國家的鬼,政府管吃管住管醫管老管玩。可是當個白領情況就不大一樣了,今年公司給你年薪20萬,明年給你年薪2萬,都是很正常的事。況且年薪20萬在高入雲霄吃了金槍不倒藥的房價和物價面前,也是硬軟無法把握,沒有多大作為。
記得很久以前特區熱的時候,故鄉到處流傳這句話:一等男人下海南,二等男人幹個體,三等男人去當官。如今,據說當年這些由個體戶幹到胡潤排行榜的富豪們現在只熱衷於兩件事:買房炒股。養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