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上息怒。”顧秉謙等一起叩謝道,然後又支支吾吾地說道:“聖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還是讓遼東巡撫便宜行事吧。”
“不,朕雖然不知兵,不過遼東巡撫這麼做肯定是不對地。”天啟已經從激怒中恢復過來了,他深吸了一口氣朗聲道:“口諭遼東巡撫:‘朝鮮不支,折而入奴,奴勢益張,亦非吾利。’……再傳旨給遼東巡撫;‘且令以關寧之師直搗虎穴’,以解毛帥之困。”
“遵旨。”
……
天啟六年三月初,遼東巡撫袁崇煥第三次抗旨,上奏疏說他並非不知道十萬後金大軍攻擊朝鮮,這回袁崇煥也承認這兵力恐怕毛文龍確實抵擋不了,但袁崇煥爭辯說他猜測、聽說、估計後金軍其實只有二十萬大軍,因為皇太極既然敢自己在遼陽待著,那肯定就是指揮十萬大軍在以逸待勞。
既然皇太極留下了一支比關寧軍也毫不遜色的大軍,而他袁崇煥又洞悉敵人的奸計,所以袁崇煥認為萬萬不可進攻遼中。
“……聞奴兵十萬掠鮮,十萬居守。何所見而妄揣夷穴之虛乎?我縱傾伍搗之。無論懸軍不能深入,縱深入奚損於逸待之夷?……”
金鑾殿上,天啟聽得直搖頭,口中喃喃念道:‘這是不對的,朕雖然沒有打過仗,但這肯定是不對的。”
不等顧秉謙唸完,天啟就不耐煩地說道:“挑重要的說,遼東巡撫到底打算如何?”
“回聖上,遼東巡撫說他正在修築大淩河、小淩河和杏山三座城堡。”顧秉謙現在已經一句好話都不敢替袁崇煥說了。滿口都是“遼東巡撫說如何、遼東巡撫道如何”,反正沒有顧首輔的責任。顧秉謙把袁崇煥的奏疏翻了翻,小聲給皇帝念道:“遼東巡撫說:‘倘城不完而敵至,勢必撤還,是棄垂成功也!’,遼東巡撫認為不應該去招惹建奴,免得被打。”
“不去招惹建奴。建奴就不來打了麼?”天啟搖了搖頭,臉上都是疲倦之色:“朕不想再和遼東巡撫爭辯了,事不過三,他不能再抗旨。再下一道旨意吧,讓他立刻出兵。”
“遵旨。”
……
天啟七年三月中旬,在朝廷三令五申下,袁崇煥派出了五百水手去支援毛文龍,然後命令趙率教帶領九千軍隊出大淩河,向百里外地三岔河出兵。準備搭浮橋渡河。
三月底,東江軍在後金軍主力深入朝鮮腹地後,開始向後金軍側後發動反攻,明軍和後金軍在鐵山一帶展開激烈交戰,關寧軍還沒有搭好浮橋。
四月初,東江軍收復鐵山,關寧軍還沒有搭好浮橋。
四月十一日,毛文龍東江軍在瓶山與後金軍展開激戰。是役明軍大捷,加上包衣、漢軍等地首級。斬首共超過千級,經萊登鎮檢視,其中有五百多後金披甲兵,後金軍決議退兵。此時關寧軍還沒有搭好浮橋……
四月十五日,東江軍收復昌城,關寧軍還……
四月十八日,東江軍同後金軍在鴨綠江激戰,後金軍從朝鮮開始退兵,關寧軍……
四月底,袁崇煥下令關寧軍班師,他們離開時,那浮橋還是沒能搭好。
……
天啟七年五月初五,京師。
“遼撫援鮮,佈置極其可觀。乃官兵望河而止,此真為紙上之兵也。遼兵果可用耶?”
顧秉謙唸完了王在晉地彈劾奏章,偷偷抬眼看了一眼皇帝,天啟把嘴角繃得緊緊的,內閣都知道這個表情說明皇帝心情很不好,所以沒有人願意出頭去觸黴頭。
“顧閣老,你怎麼看?”
雖然天啟的聲音還是像往常那樣和藹,但聽到這問話時顧秉謙心裡卻狠狠抽動了一下,他心中雖然連聲大叫著“冤枉啊,這幹我何事”,但皇帝問話卻不能不答,顧秉謙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