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塑膠的名義隨意“塑造”著這個世界,但是被成功塑造的並不包括我們內心根深蒂固的真皮崇拜。面對任何一件聲稱是真皮的製品,總會有人持懷疑態度狂嗅不已。也難怪,執著的中國消費者在“真皮假皮”的問題上吃夠了不法商人的苦頭 —— 據說就有臺灣人發明了一種“真皮味”的化學噴霧,專往人造革上噴。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是真皮的嗎?(2)

事情很嚴重,以至於有些賣LV包包的商販也一再向買家保證他的東西乃“百分百真皮”。與此同時,消費者和銷售者之間在皮之真假問題上的衝突,一度也達到了白熱化的狀態。那種不依不饒的勁頭幾乎讓我相信,下一步,控辯雙方馬上就會圍繞“魚皮花生有沒有真魚皮”或者“虎皮尖椒是不是真虎皮”這類大是大非的問題展開全民大辯論了。

為了保障廣大消費者的權益,1998年起正式註冊的“中國真皮標誌產品”看上去更像是一個真皮崇拜的圖騰:一隻全羊、一對牛角、一張皮形。白質黑章,中央有GLP三個紅色字母( 真皮產品的英文縮寫 )——這個畢加索風格的信心標誌,我是從一個出售真皮手銬、真皮頭罩、真皮頸環、真皮眼罩、真皮皮鞭的戀物癖網站上找到的——到處都是真皮。看,這一切是多麼變態。

羔裘逍遙

關於皮革戀物,琳·馬古利斯和多雷昂·薩甘在科普讀物《 神秘的舞蹈——人類性行為的演化 》一書中的解釋是,它導因於幼童時期在心理發展上出現的障礙。

“對皮革製品的戀物( 人類使用皮革製成皮鞭、皮鞋、馬鞍及夾克等 )。對皮革的一般喜愛,與那種主宰臣服的性關係中的戀皮革痛並不是那麼不同。在這兩種情形中,都稍稍染有某種戀獸的意味——彷彿在長久與牛的關係中,我們已將它們的印象深烙心中……在皮革崇拜者的例子中,遊牧民族與牛群更緊密相連,得到諸如牛奶、奶油、乳酪及牛肉等類的產品。”

既然是“幼童時期在心理發展上出現的障礙”,遊牧民族於人類“幼童時期”發展出皮革戀物這種“心理障礙”,似可自圓其說,但是農耕民族如吾人者,早期卻也會以一襲“羔裘”為象徵而“勞心忉忉”而“我心憂傷”。關於《 檜風·羔裘 》,或曰是檜國大臣因檜君治國不以其道被迫離去後所作,或謂貴族女子追念她的戀人。不管是臣子思君還是怨婦懷人,這襲羔裘裡總有某種戀皮的氣息揮之不去。

農耕民族的皮革崇拜,在《 史記·孟嘗君列傳 》裡也能嗅到它的氣味:“齊愍王二十五年,使孟嘗君入秦,昭王即以孟嘗君為相。人或說秦昭王曰:‘孟嘗君賢,而又齊族也,今相秦,必先齊而後秦,秦其危矣。’於是秦昭王乃止。囚孟嘗君,謀欲殺之。孟嘗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願得君狐白裘。’此時孟嘗君有一狐白裘,值千金,天下無雙,入秦獻之昭王,更無他裘。孟嘗君患之,遍問賓客,莫能對。最下坐有能為狗盜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為狗,以入秦宮藏中,取所獻狐白裘至,以獻秦王幸姬。幸姬為言昭王,昭王釋孟嘗君。孟嘗君得出,即馳去。”

據專家考證,所謂“狐白裘”者,指的並不是一件以狐皮製成的白色真皮翻毛大衣,其用料上只取狐狸腋下的那一小撮白毛,而且需要動用到許多隻狐狸才能完工,正所謂“積腋成裘”是也。

託古人的皮革崇拜之福,我們重溫了“雞鳴狗盜”和“積腋成裘”這兩個成語,再來一個,狗尾續貂。

作為性慾倒錯的另一個型別,迷戀真皮之外,也有專“戀”橡膠製品或人造革PVC的。據《 神秘的舞蹈——人類性行為的演化 》:“對橡膠製品的戀物癖是不利於生物繁衍的。因為橡膠製品是在最近這幾個世紀才被合成出來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