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可是連師父都頗為棘手的,清原先生再是厲害,只怕也幫不上手。
“清原先生,您是不知道這裡邊牽扯了什麼人物,才會這般說話。”啟銘勸道:“我看您還是走罷。”
清原笑了笑,說道:“你總該說是什麼人物,好把我嚇走才是。”
“上人。”啟銘嚥了咽口水,說道:“一位突破了人身限制的上人,就算是武道大宗師,都不能是他的對手。”
清原沉思著問道:“有多厲害?”
啟銘看了清原一眼,眼神中帶著一種古怪的色彩:“那是上人!與師父相當的上人!你可知道,上人就是人上之人,怎是我們這些道行淺薄的修道人可以描述的?”
“你啊……”清原從他身側走過,說道:“隨我入道觀,找你師兄問個清楚。”
啟銘連忙伸手,想要拉住他,卻沒有拉到,站在原地,又看了看那兩桶水,顯得十分苦惱。
“隨我來罷。”
清原的聲音,輕飄飄傳來,道:“水有人挑。”
啟銘咕噥道:“除了我還有誰挑?”
言語未落,就見前方飛出了一張白紙。
那不是白紙,那是紙人。
紙人落地,然後便化作了一個人,與啟銘一般高矮,一般胖瘦。
但這紙人渾身蒼白,沒有面貌,頗為滲人。
啟銘嚇呆在那裡。
那紙人徐徐往前,用扁擔挑起了水。
啟銘目瞪口呆,許久,才愕然道:“這是道術?”
清原往前走去,回應道:“你也算修行之人,還看不出來麼?”
啟銘仔細打量了那紙人一眼,心生好奇,不禁問道:“這是什麼道術?”
他抬頭看去,卻見清原先生已經走遠了。
而聲音則穿入了他的耳中。
“世間修道人,大多稱之為剪紙為馬。”(未完待續。)
章二一六 水源道長
明源道觀之內。
清原本想詢問啟元,關於此事的來龍去脈,但卻發現啟銘啟元二人的師父,已經回到了明源道觀。
對於這位明源道觀的觀主水源道長,清原早有耳聞,也頗是尊敬。
這是一個四十來許的道士,雙目明亮,笑意和善,他身著藍色道衣,腳踏布鞋,並未如同尋常道士那般挽著道鬢,而是稍微披散,卻又不顯凌亂,只顯得灑脫不羈。
這道士頗有文雅之狀,猶盛文士之流,只是比一般文士,添多了些許飄逸灑脫之意,再想起他遊歷各方的事蹟,著實如此。
至於這位水源道長的修為,也是四重天的境地,但已是四重天巔峰,臨近五重天。
一個山間道觀的觀主,能有上人境的道行,放在尋常修道人眼中,已是堪稱令人仰望的大人物。
“關於清原先生的事情,貧道已聽過不少。”
水源道長笑道:“一位談吐不凡,氣度不凡的年輕人,連雲鏡先生都讚賞不已,視作同輩相待。自歸來之後,貧道便對清原先生十分好奇,今日一見,果真是一位人傑,唯一與貧道所想有所不同,應是清原先生的道行了。”
水源道長所說雖有吹捧,可倒也不假,只不過此前他聽聞的清原,道行應是不算太高的,多半連法意都未凝練成功。但今日一見,竟是有著四重天的道行,乃是一位踏破界限的上人,且法力深厚,多半還是突破已久,並非初入此境。。pbx。
對此,這位明源道觀的觀主,不免有些驚異。
清原回了一禮,道:“此去南梁,有些際遇,僥倖突破,終究是運道居多,不比道長多年積累,底蘊深厚。”
“清原先生謙遜了。”水源道長嘆道:“照貧道看來,清原先生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