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良心。
“那麼,白水縣、澄城縣和黃龍山三地的稅收,由當地官府負責收取,這是你們的職責所在,別給我忘記了!至於我們地盤以外的地方……你們這一萬人我也不打算白養著,給我出去收稅,崇禎皇帝那個白痴既然忘記收了,我們幫他收一下!”張弘斌大手一揮,定下了基調。
“遵命!”所有人都歡呼了起來。
第三十五章 收稅的流寇
救世軍是義軍,只要是在救世軍的治下的百姓,都知道這點。
救世軍的確也收稅,但是稅收很公道,每年只需要支付一次稅收,而且農稅只收三成。唯一讓人遺憾的是,原本地主老爺的地有多少,救世軍沒有重新分配。那些過去為了避稅,把稅掛在地主老財名下的佃戶都哭了。
若非地可以由自己家一直耕種下去,而且救世軍也有派人專門介紹如何養殖家禽來促進家庭經濟,並且規定的地主對佃戶的最高稅額,只怕自己真的有些受不了。如今土地依然不是自己的,但是收入卻比以前多了許多,苦過的百姓,也非常懂得知足常樂的道理。
稅收很順利,地主老財對救世軍沒有沒收他們的財產很滿意,也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這救世軍既然打下了這裡,明朝的那些特權只怕是沒辦法繼續享受了。那些傳統的地主,對此沒什麼所謂,畢竟他們沒有功名在身,交稅已經習慣了,而且救世軍的稅率也公道,自己可以留下不少。
有商隊而且有功名的地主卻不太滿意,原本是不收稅的,商稅也收不了那麼多的,如今卻是要交了。還好,地租不高而且土地不回收,他們可以忍耐。至於商稅,這最讓他們不能忍受,畢竟救世軍的商稅比大明的要高得多。他們不會考慮合不合理,也不會去考慮著收的稅對他們賺的錢來說不過十之一二,但他們就是不爽。
能夠忍耐下來繼續交稅,只要還是救世軍許諾的一切都按約定履行了。在救世軍治下做生意,沒必要會遭到第二次乃至第三次的盤剝,路上不會有關卡,稅率也簡單不會複雜。出外面交易的情況下,甚至可以選擇僱傭一些救世軍計程車卒進行保駕護航,價格也算公道。新開張的商店,可以免兩年的稅,可惜為了人氣和名聲,沒辦法隔兩年換一個名字,否則只怕不少商人都會那麼做……對了,最近似乎已經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修改法規。
三地的稅收都很順利,僅三地的稅收就收上了十五萬兩銀子,糧食另外計算。就這十五萬兩銀子,張弘斌就可以再擴編五千人的部隊,是全副武裝的那種正規軍,不是武器簡單而且訓練也簡單的那種民兵。
僅僅一個西安府,類似白水縣的縣城就有數十個,哪怕按照三十個計算,以五萬兩作為每年基礎稅收,則每年可產生一百五十萬兩銀子的稅收。當然,那些首府城市,比如同州、西安什麼的,每年的稅收自然不可能只有五萬。甚至日後擴大了經營的規模之後,這個稅收還能夠進一步提高。
很諷刺,一個州的稅收就差不多頂得上大明一個國家年收入的一半了……
當然,期望著這三個州提供的稅賦,能夠幫助救世軍儘快獲得提升,那是純粹的妄想。所謂‘人無橫財不富’,不想辦法在外面的敵佔區撈一筆的,都不是一個好的統領。
一萬救世軍,頓時傾巢而出,開始朝著周邊的幾個州縣進發。張弘斌允許他們糧食在當地自行解決,解決的辦法,卻不用他教,救世軍的規矩上面有規定。
李定國這樣的遊擊將軍,此刻也只能帶著五百個臨時編成的混合營士卒出戰。第一站,便是澄城縣東部的郃陽縣。
這裡曾經也出現過一支賊軍,不過自崇禎免稅之後,又偃旗息鼓了。大明的百姓畢竟都是一等一的順民,能不造反,而且朝廷願意重新接納他們,他們自然不會再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