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乾學(1631—1694),字原一,號健庵,江蘇崑山人。康熙九年進士,授編修。他在京時曾寓居宣南繩匠衚衕,並在此開設了碧山堂館,作為他的尚書府。⑤
徐乾學是一位著名的藏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史書中記載他學貫古今,最精經史之學。他由編修遷侍講學士,尋直南書房,擢內閣大學士。他曾出任《明史》總裁官,負責過《大清一統志》的編纂,主持《通志堂經解》和《資治通鑑·後編》等巨帙的編修。他自著《讀禮通考》、《文集》、《外集》、《虞浦集》、《詞館集》、《碧山集》等。他是一位飽學之士,碧山堂館成為清初宣南薈萃人才和造就人才的一個搖籃。
徐乾學長於曹寅27歲,他們可謂是忘年之交。據周汝昌先生考證,康熙十一年(1672)順天鄉試時徐為主試官。著名詞人納蘭性德、韓菼均出於東海先生之門。韓莢在其《織造曹使君壽序》文中有“餘與使君同自出也”之語,據此可知曹寅或曾中此科鄉試,同出徐乾學之門。⑥雖然這一說法還有待佐證,但他們之間的友誼和交往則是有史可證的。例如,康熙三十二年(1692),徐乾學有《贈曹子清》一詩,詩云:
涉秋已彌句,執熱甚中夏。
清風渺難御,赫曦如渥赭。
。 想看書來
夢裡夢外大觀園(2)
巖棲非不深,編摩無休暇。
目疲銀海枯,腕脫白雨瀉。
涓埃豈雲報?感恩淚盈把!
願言思所欽,豪蕩俗情寡。
蕭閒少公事,萬卷擁廣廈。
齋閣比蓬壺,高吟復瀟灑。
何日探林屋,披襟一閒寫。
詩中所云“涓埃豈雲報,感恩淚盈把”,實非泛泛之詞。周汝昌先生認為,詩句“即指(徐)被劾獲免,領書局歸裡,近遭革職之事,此等詩實欲借徑曹寅而向皇帝表白心情也。”⑦但也正是這首詩向我們證實了徐曹之間的深厚交誼,詩情動人,當不僅僅是“借徑”之意耳。
在徐《贈曹子清》詩之外,我們在《楝亭圖》第三捲上還讀到徐乾學的跋詩二首。其二有句雲:“低迴手植成佳話,蔽芾官齋記昔遊。交分紀群殊不淺,欲題奇木思悠悠”。再次透露了徐對曹的器重。跋末署“《楝亭感舊》,為子翁先生賦,求正。崑山弟徐乾學具稿。”此雖是舊時文人的自謙之詞,但亦可見這位老前輩對曹寅的敬重之意。
在宣南寓居的眾多清初文人之中,惟屬朱彝尊與曹寅之友誼獨厚。
朱彝尊(1629—1709),字錫鬯,號竹坨,別號醒舫,金風亭長。晚稱水長廬釣魚師。浙江秀水(今嘉興)人。清康熙十七年(1678)被徵博學鴻儒,授檢討。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書房,參與纂修《明史》。朱一生博通經史,詩與王士禛稱南北兩大宗。其詞風清麗,為浙西派的創始者,與陳維崧並稱朱陳。他精於金石文史,足跡遍大江南北。在清代歷史上,他被稱為著名的藏書家(聚藏30櫝)、目錄學家、文學家。著有《經義存亡考》300卷,另有《日下舊聞》、《歐陽子五代史注》、《曝書亭集》等。輯有《明詩綜》、《詞綜》等。此外,他與陳維崧還合刻了《朱陳村詩詞》。
朱彝尊在宣南的寓居地有兩處。吳長元《宸垣識略》卷10“外城二”中記雲:“朱竹坨寓居在海波寺,有古藤書屋。”下引朱的《自禁垣移居宣武門外》詩,詩云:
詔許攜傢俱,書難定客蹤。
誰憐春夢斷,猶聽隔城鍾。
同卷又有“朱竹垞寓居在槐市斜街”之記載,並引朱《移居槐市斜街》詩,詩云:
莎衫桐帽海?鞋,隨分琴書佔小齋。
老去逢春心倍惜,為貪花市住斜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