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品味琢磨還不比乍聽來。
自打唐慎之第一回遇見洪臨峰,就覺得這個孩子身上太過冥頑不靈的派頭,便直言不諱道:“想要入仕?你不成的。”
洪臨峰道:“為何?我飽讀詩書。”
“金鱗才子”唐慎之笑道:“飽讀詩書也不行。”
洪臨峰又道:“我滿腹才情。”
唐慎之略一思忖,點頭道:“許可以在風月場中做個詩仙或者酒鬼。”
洪臨峰聽罷便薄怒道:“我胸有丘壑。”
名動京城的“金鱗才子”唐慎之剛喝進口裡的好茶水險些噴將出去——
心中不由暗笑道:真是難得一見的一個孩子啊,這廝若是果真入朝為官,真是要給“老狐狸”們耍著玩兒都尚且還嫌不夠分量。……
年少桀驁的洪臨峰聽罷頹然,連忙“虛心求教”,問道:“不知其因,敢問何故?”
那一年的唐慎之成心逗他一逗:“當官十忌,小公子你已然犯了半數以上之多。”
洪臨峰大驚,忙問何解。
“金鱗才子”唐慎之信口胡謅一通,有模有樣道:“不撒謊,無人緣,不懂圓滑世故,不諳溜鬚拍馬,性情剛烈耿直,才高八斗卻無酒量,學識太過於出挑,功高蓋主不知隱退,不識時務,且……不通風月之事。”順帶拋過一記無解的勾魂眼神兒遞給心智本來就比較晚熟的洪大公子。
“你!你……”洪臨峰自覺受到羞辱,“你這是傳授以我貪官之道!”
不知道正經為何物的“金鱗才子”唐慎之搖搖摺扇,一雙鹿兒般澄澈清明的眼睛無辜誘人:“小公子你要立志做得可是朝堂之上的官員啊,本公子的此番好意閣下可是切莫硬要曲解。若是一朝不慎做只烏漆墨黑烏鴉群中的一隻‘白烏鴉’,不是要首當其衝給獵戶們當靶子射落了罷?”
洪臨峰一時氣結,甩袖離席,思忖了有兩日覺得“金鱗才子”唐慎之所言雖大有不雅,細細思量卻越發有理,又深覺此人有趣兒,縱然世故卻尚且能夠不入流俗,便給請進自家的府邸小住了三日,心覺得此人有趣兒,也無大妨害,便心中想要交一交這樣的一個朋友。
☆、第九十二章 需要提防的使節
翰林院出人臣之說,自古有之。無論何時何地,都是講究一個“讀破萬卷書、下筆如有神”,這便是儒家自古以來所傳承的傳統。
洪臨峰與唐慎之自拜師翰林太鬥廖太師為恩師以來,一向勤謹恭順,雖因各種因由彼此不合甚至於是憎惡之情,在學術領域即便有些爭執不合,亦多為內部矛盾,自可修復調和,因而從未曾有過臉紅脖子粗的急眼狀況發生。
然則到了今日,歷經上一任院判大人失職的心胸狹隘、相互猜疑記恨,以及前朝後宮之間近二十五年來的折騰,翰林院內部的最高掌權者們之間形成了一種“棄不得、離不得、拋不得、合不得”的“四不得”尷尬局面,已然無力將彼此的定位做到如同先帝時期盛世之治的局面繼續維繫下去。
如今形勢卻又大有不同了,皇帝陛下與壅族之間的爭端越來越突顯出來,名義上頭年輕的壅族之王是上任族長姜原野的義子,實則真正的掌權者卻是壅族四處走訪的使節——諸葛清明諸葛大人。那位新任年輕族長統領確實溫和從容,屬於性情平和庸儒一路;而說起這位“壅族的使節”諸葛清明諸葛大人,那就少不得的要讓端坐於京城之中的皇帝陛下頭疼腦熱的了。
諸葛清明,早在壅族前任族長在位之時,在他尚且三十歲出頭的時候,就曾作為“壅族的使節”滯留在京城及京城的周邊地域中生活過很長一段時日,其妻子和幼小的孩子還作為質子生活在元邑了更為長久的一段年歲。洪臨峰的祖父太宰洪大人對於他那時候更是早有耳聞、歲歲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