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還立了功勞——雖則探明山匪老巢的是立秋,但立秋聲稱是自家主子指點的,所以功勞當然算是世子的——可是錦鄉侯家的小姐,卻在數日之前已經與別人家定了親。
有不少人都在議論錦鄉侯家這位姑娘沒福,但也有人說世子打小兒身子就不好,如今又這麼三災八難的,若錦鄉侯的女兒真嫁了他,沒準過不了多久也要守寡,所以塞翁失馬,安知非福呢?
雖然關於郡王世子的事議論紛紛,但還都不如第二件事來得熱鬧。
二皇子的這位側妃,是他的生母陸婕妤孃家的外甥女兒,姓李,出身算不得高貴,但也是知書達禮,生得一身江南少女的嬌柔,頗得二皇子歡心,宿在她房裡的時間僅次於正妃。也是她運氣好,正妃丁意如尚未有孕,她倒先傳出了喜訊。
這個喜訊比較複雜。說起來,李側妃只是個側妃,如果在普通人家,就是妾在正妻之前有孕,在規矩人家,除非妻子長期無孕,否則妾室是不能搶先生兒育女的。但是在皇家,這種事就不僅僅是長子非嫡這麼簡單了,因為皇帝這個寶座上坐的,從來都不只有嫡子,更多的倒是庶出。
丁意如是個什麼感覺,目前除了丁尚書府上的人之外,基本上沒人關心。大家關心的都是,二皇子如果搶在長皇子之前生下皇孫,那麼將來這個太子之位會是誰的?
聽到二皇子身邊的側妃有孕的訊息,吳家兄弟兩個不約而同地跟自己的妻子談起了此事。畢竟吳家的女兒已經做了長皇子的側妃,就等於把吳家跟長皇子綁在了一起。吳若錚的意思倒是跟妻子相同,金國秀要誦經,吳知霞若能趁此機會傳出喜訊兒,一則也給長皇子扳回一城,二則此時有孕,任何人都挑不出她的錯來,就是金國秀,也只能怪自己行為不謹慎做錯了事。
吳若釗想得更多一些:“丁皇子妃還未有孕,李側妃倒先傳出喜訊,這——對二皇子也未必是什麼好事。”至少丁尚書一派心裡會不怎麼痛快的。
李氏做為一個女人,有自己的考量:“都說宮裡頭事兒多,聽說李側妃這才有一個來月的喜信,其實再等等也好。頭三個月,胎還未坐穩呢……”
“你說的不錯……”吳若釗微微一驚,“二皇子或者是太急切了些。”畢竟他在三位長大的皇子中才華是最好的,只是母親出身實在低了些。
“唉,真不知皇上是怎麼想的……”因是在自家房裡,吳若釗說話就多少放肆了些,“若是皇上給二皇子指個身份低微的正妃,或者就沒這些事了。”正因為丁意如背後有丁尚書一派,給了二皇子支援,所以二皇子膽氣才更足,野心也……更大了。
李氏倒是不管皇上怎麼想:“既是要靠著丁家,怎麼還讓側妃先有孕呢?”
“是啊。”吳若釗喟然嘆息,“是因李側妃是陸婕妤的外甥女吧。眼光未免有些短淺了,還沒怎麼著,就想著扶持自家人了……”
這些畢竟都是朝上的事,吳家兄弟也就是跟妻子稍稍說幾句,並不影響到吳家的日常生活。出了正月,李氏就帶著知雯與知霏姐妹兩個上路返鄉了。
出發之前,李氏做主把孫姨娘從莊子上接了回來。知雯這些日子一直在她跟前伺候,雖然並不提孫姨娘的事,但李氏豈能不明白她的意思?這個女兒是不可能養成自己的,李氏也並不打算對孫姨娘趕盡殺絕——還有個吳知雱呢,既不打算把他也放在自己名下,又何必再把他的生母拘在莊子上呢。何況她要出門一月之久,總也得有個人照看吳知雱。
吳若釗又狠狠訓斥了知雯一頓,才叫人把孫姨娘接回來,但只許她在自己院子裡,除了吳知雱每日可以去看看她之外,不許她隨便走動。吳家的事當然暫時交給鄭氏,怡園這邊有什麼事,暫由趙姨娘管。李氏臨走的時候留了話,趙姨娘若有什麼拿不準主意的,可以跟綺年商量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