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部分

少信仰的成分,也必須融進崇拜的精神,才能凝結為傳統。中國傳統社會用儒家思想編織起來的綱常倫理,對家庭的結構和文化傳承來說就是一種具有權威性的傳統,它裡面的崇拜的成分大大超過信仰。

百年中國:文化傳統的流失與重建(5)

但傳統不是一個凝固的概念,在連線和傳衍中它會發生變異,會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例如儒家思想,在先秦、在兩漢、在宋明、在清代,都有所不同,都有新的成分添入。希爾斯說,對傳統而言,“增添是一種最常見的形式”。事實上,只有後來者不斷為既存的傳統增添新的內容和新的典範,傳統才更充實、更有價值,才有可能不著痕跡的融入現在,成為活著的傳統。但新增入的成分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能處於邊緣狀態,而且會遭致固守既存傳統人士的反彈。除非已經進入傳統變異的另一情境,即固有傳統和新成分實現高度融合,人們已經無法分清楚傳統構成的新與舊,甚至以為新成分原來是舊相知,傳統就成為既是現在的過去又是現在的一部分了。

文化傳統在傳承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增添新的內容、新的典範,而且需要對異質文化的吸收和融合。傳統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一種綜合。對不同質的文化傳統的吸收和融合,可以使固有傳統因注入新的血液而勃發生機,並變得更健康、更有免疫力。唐代文化氣象博大、心胸開闊、儀態輕鬆,就和大膽吸收西域文化、舊傳統中融入了異質的新成分有直接關係。其實這一過程就是傳統更新的過程。這一過程一般是緩慢的、漸進的、不知不覺的,因此也可以看作是一種文化的濡化過程。這種濡化過程一般不會引發激烈的衝突,也不破壞既存的文化秩序。但這需要充當異質吸收的文化主體強大、有自信力和包容精神。漢朝和唐朝的時候,中國文化的主體是具備這種條件的,所以有佛教的傳入、有和西域文化的交流。

到了晚清,國家處於被東西方列強瓜分的境地,有亡國滅種的危險,民族文化的主體性完全弱化,失去了與西方文化平等對話的條件,更不要說文化的濡化了。張之洞算是有心人,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說到底也不過是“應變”的一種方式而已。其實處於晚清時期的中國社會與文化,與當時西方的社會與文化,彼此之間有好大一個時間差,西方已經是建構了現代文明的社會,中國還沒有從幾千年的傳統社會里轉過身來,雙方沒有站在同一水平線上。

這種情況,不可能有中國文化傳統對西方異質文化的正常吸收,必然爆發激烈的文化衝突,衝突的結果大家知道,是中國文化打了敗仗。

中國的近代何以開始的那樣晚

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幾千年的文化傳統裡面,沒有為走向現代準備好充分的社會與文化的機制。我說的是“社會與文化的機制”,沒有籠統地說中國文化本身。因為這是學術界的一個爭論問題。為什麼西方早在16世紀就有工業革命、就開始了近代的程序?為什麼我們的“近代”開始得那樣晚?到1840年鴉片戰爭人家打我們才開始“近代”?

宋朝和明朝,城市經濟比較發達,手工業和商業相當繁榮,有的研究者論證已經有了資本主義的萌芽,認為如果沒有外來勢力的入侵,自己也會緩慢地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說明朝的中葉開始有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一定萌芽,歷史材料可以找到一些證據;但如果說將來可以自己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則只能是學術上的一種假說。因為後來的歷史發展沒有給予驗證。事實是中國始終沒能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

學術界沒有爭論的是,與西方相比,中國傳統社會歷史演進的速度實在太慢。僅是一個封建社會的時代就走了三千多年。我以為有兩個因素,是中國傳統社會發展緩慢的原因。

一是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關鍵時期,生產力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