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部分

較低下的具有遊牧特點的少數民族佔據中原並統治全國,典型的有兩次,一是宋朝之後的元朝、一是明朝之後的清朝。兩次都曾造成經濟與社會的大的破壞。元朝時間短,只有97年,這裡先不去說它。清朝267年,有的研究者喜歡講“康乾盛世”,但在所謂“盛世”之前,清朝從1644年入關到康熙二十二年平定三藩,有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都是在圈地、劫掠、戰亂中度過的,其對生產力的破壞可以想見。

就是所謂“盛世”時期,問題也堆積如山。滿漢矛盾是個大問題,乾隆時期,任用官吏,督撫中沒有一個是漢人。再就是大興文字獄。何況對外交往的“閉關”,就是“盛世”統治者的決策。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國政府派馬戛爾尼來中國,想以給乾隆皇帝祝壽的名義,與中國建立穩定的商務關係。帶了許多禮物,據說價值一萬三千英鎊。兩廣總督郭世勳奏報,說英國人聽說皇上八旬大壽,特來“叩祝”,並帶禮品“進貢”。既然是“進貢”,當然可以接見。但在覲見時如何行禮,發生了爭論。中方堅持,一定要行“三跪九叩”大禮。英方不同意,說只有對上帝才能下跪,對英國國王也才行單膝下跪吻手禮。馬氏農曆七月十五到京,爭論一個多月,最後中方妥協,同意屈一膝覲見。對所提的貿易要求,清廷一律拒絕。

而當清代中期的統治者正陶醉於“盛世”的“繁華”之時,西方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英國的達比發明焦碳鍊鐵技術;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英國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織機;1769年(乾隆三十四年)瓦特發明蒸汽機;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北美獨立宣言發表;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法國大革命成功。西方的科技革命帶動的社會與文明的進步,可以說是一日千里般突飛猛進。但中國還在為外國使臣要不要行跪拜禮爭論不休。

。 想看書來

百年中國:文化傳統的流失與重建(6)

到晚清,我們在近代科技文明方面與西方相比,中國已經落後差不多三百年。我很詫異:現在的我們的史學家,為什麼要花那樣多的氣力去歌頌所謂的“康乾盛世”。即便是“盛世”,又和今天的我們以及我們的現代化建設有什麼關係?何況中國失去與外部世界平等對話、良性地吸收異質文化的機會,就是從康熙和乾隆的“盛世”開始的,是他們閉關鎖國種下的禍根。

中國傳統社會發展緩慢的另一個原因,是農民起義造成的改朝換代。推倒了前一個王朝,換上後一個王朝,一切又照原樣重複一遍,歷史並沒有真的前進。農民起義實際上是傳統社會的自我調節器。正面地看,農民起義對統治集團吸取教訓減輕對農民的剝削程度,有一定的作用。但如此迴圈的結果,使得傳統社會的生產關係不容易發生改變,新的社會因素不容易誕生。

當然中國傳統社會發展緩慢還有其它一些綜合因素,比如皇權過重,統治者虛驕、妄自尊大,等等。還有更主要的,是長期只知有中國、不知有世界。等到江河日下、國將不國的時候,總算知道有世界了,還是囿於傳統、放不下架子。

曾紀澤在光緒初年出使英法之前,先寫信給法國使館,提出要求:說他此行帶眷屬,但他的妻子只可以與西國的女賓往來,不能與男賓“通拜”、“通宴”,尤其不能行握手之禮。他說此事與中國“名教攸關”,希望對方能“委屈商酌,立有一定規矩”。林畏廬有一首詩叫《瞌睡漢》,其中說:“華人只爭身份大,鑄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