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3章 指導

了濃香型白酒的香味濃郁、複雜的特點。

王建國邊喝邊暗暗記錄鄧英華的手法和調配比例,與杯中酒的風味進行對比。

參觀完畢,聞晴把二人請進自己的小院,柳泉和王建國作陪,自己親自下廚做了一桌飯菜,雖然是農家菜,但食材新鮮,味道自然鮮美。

吃完飯,聞晴讓兩位專家在客房稍作休息,新廠區建好後,她收回了院子,把三間辦公室改為客房,按照酒店單人房間的佈置,裡面擺放了她淘換回來的紅木傢俱,頗有傳統風格。

待到二點半,大家才一道去了新廠區,老酒坊是鄉村酒坊的樣子,新廠區則完全是現代化酒廠的模樣。

進入車間後,聞晴介紹, “為了提升效率,我們新廠區在一些非關鍵環節進行了自動化改造,只有關鍵環節才是人工操作。”

鄧華英說:“以後酒廠要做大規模,一定會走現代化工廠的道路,我們國家現在還沒有年產萬噸的酒廠,規模是一個問題。”

聞晴點頭,心中一頓,以後很多酒都漲價,現在要不要多囤點?

王建國給二位專家介紹了“養窖”的方法,他指著一排酒窖:“這一排泥窖有100口,已經完成養窖開始釀酒了。”

鄧華英蹲下來摸摸上面封窖的泥巴,問道:“有沒有開啟的泥窖,讓我們看看。”

王建國帶著兩人走了一段,“這一排就是我們正在養的酒窖。”拿起鐵鍁,挖開封窖層,露出裡面的窖壁,鄧華英抓起一把面糟,又用手按按泥窖,聞手上的味道,問:“這酒窖養了多久了?”

王建國:“5個月了。”

聞晴把成熟泥窖中的酒泥放進空間陳化一段時間,然後再抹在窖壁,透過溫度高低不同的幾次發酵,促進微生物快速生長,每個階段他們都要進行化養,然後有意識地加以完善,所以養好的酒窖可以呈現出仿自然生長的酒窖環境。

王建國拿出幾壇新廠區出產的原酒,於國民和鄧華英品嚐後覺得不錯,同時也指出了其中的不足。

送走兩人,聞晴召集了王建國及其兩個徒弟、汪國樟、柳泉、譚元芳開會,主題就是如何在今年的名優酒評比中脫穎而出?

:()穿越70之美酒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