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1頁

眾人沒想到楚珺還能有說辭,一時默然。唯獨童子忿忿,出言道:&ldo;巧言令色,鮮矣仁!&rdo;

童子這句話乃出自《論語&iddot;學而》,是說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的人,少有仁德。

楚珺笑著搖了一下頭道:&ldo;童子斷章取義了。&ldo;卻不再做解釋,又道:&ldo;司馬牛問仁,子曰:&l;仁者,其言也訒。&r;曰:&l;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r;子曰:&l;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r;童子此時,恰如司馬牛否?&rdo;

司馬牛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答說話謹慎就是仁。司馬牛聞言,覺得為仁簡單至此,不由容色欣喜地問,只要做到說話謹慎這麼簡單就可以了麼?孔子一聽,就明白弟子的浮躁,於是說,你現在的行為已經表明說話謹慎做起來很難,難道說話不應該再謹慎一些麼?

楚珺意在說,童子指責她巧言善辯非仁,可自己出言不謹慎,已經連基本的&ldo;仁&rdo;都做不到,不就像不自知的司馬牛一樣嗎?

童子愣了一下,竟發現自己無從辯駁,&ldo;我……你……&rdo;他想到楚珺說他斷章取義,不禁道:&ldo;何謂我斷章取義?&rdo;

楚珺本就是來&ldo;賣弄&rdo;的,童子既然問了,她當然侃侃而談:&ldo;巧言,甘美悅人之言;令色,喜狎悅人之色。巧言令色者,必定有所圖謀,且是為了自己的私慾。由此可見,仁與非仁,皆在乎動機。武死戰,文死諫,師曠善於勸諫,叔向曾贊他&l;巧言如流&r;,乃斥師曠乎?此一也。&rdo;

楚珺似乎沒有注意到周圍人眼神的變化一般,接著道:&ldo;其二,&l;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r;,修行本心自然是排在鍛鍊言語能力之前的。子曰:&l;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r;,就是這個道理。人的內心和言行統一,也即文質彬彬,此為最佳;而很多人重文輕質,使文越盛,質越損,故子夏曰&l;小人之過也必文&r;。孔子言&l;巧言令色,鮮矣仁&r;,就是為了告誡學生這一點,而非存質去文啊!&rdo;

童子愣愣地看著她,彷彿她不是剛才自己領來的那個人。

周圍學子的眼神已經完全沒有輕蔑不屑了。

安靜被一陣笑聲打破。&ldo;哈哈哈……斯言甚善!&rdo;孟藹眼裡是不加掩飾的讚賞,&ldo;衛家小弟雖出身商家,卻讀過書?&rdo;

楚珺頷首微笑,&ldo;略識得幾個字。&rdo;

所有人暗自腹誹,這叫&ldo;略識幾個字&rdo;?

孟藹笑著搖頭,&ldo;過謙則偽。&rdo;

楚珺亦哈哈大笑,&ldo;孟先生果然是坦蕩之人,倒也不負我慕名而來!&rdo;她點出自己的來意。

&ldo;哦?&rdo;孟藹笑著揚眉,&ldo;衛家小弟此來,是要見在下?&rdo;

楚珺笑著一揖,&ldo;遙聞孟先生聲名,特拜訪黎川書院,願與先生坐而論道,閒談一兩日。&rdo;

&ldo;坐而論道&rdo;這個詞分量是很重的,不是有一定地位的人和當世大儒,是用不上這個詞的。雖然楚珺表現出了一定的才華,但還夠不上用這個詞,但這會兒沒人指出這個。

楚珺話裡的意思,是想請教孟藹一些問題。之前也有很多這樣的先例,非黎川書院的學子,跋山涉水而來,想請秦暮雲或者孟藹指點一二,即使只講講文章,也是受益匪淺。當然,也不是來的每個人,都能得孟藹與秦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