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只安排了一批大型空中加油機為空襲攻擊機群,在往返紅海上空之時提供空中加油。
但即便是這樣,依然還有六千多公里的航程需要空襲攻擊機群去征服,但它們當中,連同保形油箱和三個外掛油箱也頂多具公里極限航程的J11“戰隼”重型制空戰鬥機,已經是能飛得最遠的,扮演攻擊主導手的J12“禿鷲”戰鬥攻擊機在攜帶數量不多可重量很大的攻擊彈藥情況下,極限航程還要少上不少,如何讓這兩款戰機能夠在不動用大中型空中加油機的情況下達到6000公里以上的極限航程,這一問題一度讓中航工業的眾多專家們頭疼不已。
解決這一問題的並非是那些總愛以科學事實說話的專家們,反倒是一個參與整個行動策劃的海軍飛行軍官,因為空襲攻擊機群需要飛越紅海,並且還要透過一些技術手段隱蔽突防,所以他來是充當海上飛行和近海岸超低空突防的飛行教官的,這一問題在作戰計劃擬定之時暴露出來,航空企業和軍事參謀們都在齊心協力想辦法,而他則想到的是自己在調來之前的海上服役經歷,航空母艦由於搭載能力有限,根本就不可能搭載龐大的大中型空中專用加油機,而如果航母戰鬥群需要艦載機執行一些超常規任務,那麼艦載機有限的作戰半徑就必須解決。
因而早在“礪刃—1945軍事演習之後,海軍航空兵就找到了專門研發製造空中加油各種裝置的中航陝飛公司,對F12“雄鷹”艦載戰鬥機和GA“虎鯨”攻擊機,同型別艦載機間是否可以藉助一些裝置進行空中加油,當然,海軍航空兵當時其實是為了節約經費和航母空間,認為單獨研發一款艦載加油機用處不大,而且效費比不太高。
陝飛公司空中加油公司為了贏得海軍艦載航空兵這一全新客戶·公司上下都非常重視,從海軍各款艦載機機況入手,結合海軍航空兵對成本低、可靠性高、通用性強等方面的考慮,拿出了夥伴式加油吊艙的這一創新設計,這種特殊的吊艙大小和重量都和大型副油箱差不多,陝飛公司甚至為了保證加掛這一吊艙的艦載機飛行機動性·連吊艙氣動外形都進行了細緻設計。…;
1946年年初·共和國海軍航空兵第一艦載機聯隊的兩架F12“雄鷹”戰鬥機接受了陝飛公司的技術改造,有絞盤、軟管、錐套等,且已經做到了高度標準化的夥伴式加油吊艙直接掛載於戰鬥機上問題並不大,主要是要對戰鬥機內部油路管道進行一些簡單的改造·除了加上後視系統外,當然也得加上夜間加油必須的照明系統,整個改造過程並不複雜·完成改造後的兩架戰鬥機很快進行了各種技術測試,海軍第一艦隊“漢武”號航母戰鬥群還專門組織了一次遠端奔襲演習,演習內容就是兩架F12“雄鷹”戰鬥機在這兩架進行了夥伴式加油改造並攜帶了吊艙的同型戰鬥機幫助下在昔日的極限作戰班之外實施遮斷轟炸。
從後來幾次的演習結果來看·由於載機是與受油機是相同平臺,因此兩者在速度、機動性、航程等效能是一致的,因而在演習中,夥伴加油機可以與攻擊機群進行同步伴隨一對一快速加油作業,而且接受了改造的戰鬥機並未增加太多的後勤難度,因為夥伴式加油吊艙是標準化的,壞了就換·而機體內部的油路改造,其實也是為了關鍵時候夥伴加油機能將自己的機內燃油補給給受油機而進行改動·演習之時大多都用掉的是吊艙內攜帶的燃油。
所以,這名來自海軍航空兵的飛行軍官大膽提出,參與整個行動的空軍空襲攻擊機群,用一半的戰機來接受夥伴式加油油路改造,屆時再搭載一個標準夥伴式加油帚艚,既可以對另一半的戰機進行隨行快速保障,充當加油機的這部分戰機還完全可以將自己的部分機內燃油輸給受油機以增加航程,讓理論上原本最多能飛行公里的戰機機群,達到公里以上航程也並非難事。
這一建議很